第33章(1 / 2)

被叫到名字,人群中连玉缓缓抬头。

一甲前三皆是唱名三度,昭告荣耀,此时依旧未停:“进士一甲第三名,镇北将军府,平连玉”

阶下卫士再三传齐声,响彻寰宇:“进士一甲第三名,镇北将军府,平连玉!”

高呼层叠,随声而下,士袍队伍之中,连玉躬身长作揖,于数道怔然目光中,缓步钜行,行至丹陛玄阶之下,位列状元、傍晚二人之后。

自此处,延平八年,新科探花郎,镇北将军府,平连玉之名,亦最终呈告天下。

观其颜色,众人侧目,芝兰玉树,笑若清晖。

后世又有传言:延兴八年出人才,百花齐放,有平府连玉,才不逊状元子蕴,貌不负探花之名。

都是后话。

且看眼前,连玉三人掀袍跪礼,城楼之上,宿云微亦是眼眶滚烫。

……

传胪过后,威帝于集英殿内召见了新科前三甲进士。

行礼过后,三人肃立。

女帝的目光率先落在貌恭心敬的陈子蕴身上,面色温和:“状元郎来自荆州?”

陈子蕴被提及,忙不迭躬身 :“回陛下,是。”

女帝被她局促模样逗笑了:“朕见过你的文章,你见识广博,文采斐然,朕都看在眼里,朕此刻召你们来,不过是闲话几句,你不必紧张,正常答话即可。”

女帝态度随和,陈子蕴不由心神稍缓:“陛下谬赞,得见天颜,是子蕴之幸。”

寻常人说出这话,女帝大多都会觉得有拍马屁之嫌,然而观陈子蕴诚恳到有些严肃的面色,女帝却不由笑了一声,同她说话的语气更和善了几分:“朕记得荆城是以农务闻名,状元郎如何会这般通晓兵家之事?”

“回陛下,微臣虽长在荆州,却生在边境,幼时曾经历战乱,因此自幼便不自觉关注此道,家中亦搜罗了不少相关杂记……”

“原来如此。”女帝看了一眼连玉:“那想必你和探花郎定然能聊到一处。”

面对女帝意为不明的目光,连玉表情不变。

陈子蕴却不知女帝话中深意,下意识看了连玉一眼,一板一眼道:“平女郎将门出身,子蕴不敢当,却很愿意请教。”

连玉敏锐地从她的语气里听出了几分冷意,眸底闪了闪,然而在女帝面前,也没有开口解释,温声道:“女郎言重了,连玉惭愧。”

她二人相处融洽,女帝面上和缓,目光转到一旁的榜眼身上,相较于年岁尚浅的连玉与陈子蕴,这位榜眼杨忱已过而立之年,通身气质锐利,相貌冷肃。

女帝见他寡言沉默,气质却不凡,不由目露欣赏之色:“朕见你文章里详尽提到了我大颍军制,对战法也很通晓,可是习武?”

“是,微臣自小习武,也曾在军中服过三年兵役。”

于她身后,连玉垂眸沉静,心知她才是真正的将门后代。骊阳杨忱,先帝之时金城太守之女,从小便混迹于军中,后母因罪革职,全家充作官奴,后因威帝登基大赦天下方才恢复良民之身,隐姓埋名至今成了杨忱。

后世驱逐羯族,亦有她的一份功勋。

女帝并不知她的身份,笑道:“既如此,如何会想到参与文试?”

“杨忱不才,在一次巡防之中受了伤,一身武功尽废,却也不愿消沉度日,故而一试。”

女帝闻言,面上笑意微敛,肃然道:“能文能武,不愧是我大颍女儿郎!”

“谢陛下夸奖。”杨忱不卑不亢。

似乎想到什么,女帝询问道:“可已成家?”

“家国未安,臣并未成家。”

“哦。”女帝并未多言,目光又在三人身上转了个圈,最终落在连玉身上,顿了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