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是不是女鬼院里的女鬼又出来了?”

“嘘,早些睡。”

“娘,你快说呀,女鬼是不是要吃人了?”

“女鬼只吃坏人,不吃好人,早些睡吧。”

嘴里这么说着,李阿金自己却睁着眼睛。

那些火是去往野鸭村的。

今日那莽姑娘,她把人救出来了吧?那这些女鬼又去干嘛?讨债不成?

东桥织场里一下子空了大半,如江潮般的织机声也消失了,陆大姑站在大门处,看着远处的流火,长叹了一声:

“沈姑娘这般可是满意了?真是好本事,才来了两天,就能让整个织场鸡犬不宁。”

“陆大姑,晚辈也不过是恰逢其会,并没有真的要搅乱什么的意思,再说了,这些女子本就艰难,她们愿意同声共气是好事。”

陆大姑哼了一声,转头看向与她并排而立的女子。

灯笼的光勾勒着她的面庞轮廓,竟为她俊美非凡的脸上添了几分柔意。

“沈姑娘姓沈,不知道你祖父是何人?”

这么快就要点着人的祖宗骂了吗?

沈揣刀看向陆大姑,笑着说:“我是随祖母姓的,也是入了祖母的家谱,陆大姑若是要骂人,骂我就好。”

“祖母?”

陆大姑眉头微动。

眼见女工们走远了,沈揣刀提着灯笼笑着转回院内:

“一来一回十几里路,又是绕河又是爬坡的,她们多半会饿,玉大师傅,咱们熬点儿粥等她们回来喝可好?”

柳琢玉自然愿意,她也是吃过无数苦头的人,见这些女工们愿意为彼此张目,心中直觉激荡不已,能为她们做些许小事,给她们一餐温饱,她乐意的很。

“还剩了五斤细米,加了荷叶熬粥正好。”

“好,我去劈柴。”

挽着袖子,沈揣刀就往灶房走去。

“沈姑娘,今日多谢你,谢你仗义出手,救了周三妹的儿女,也谢你替我们开口。”

沈揣刀回头,看见那位常娘子站在暗处向自己行礼,恰如一道影子。

“常娘子与我客气什么,我不过是随心而为罢了。”

“随心也好,随性也罢,沈姑娘是侠义之士,当得起我这卑贱之人的谢。”

又行了一礼,这位常娘子就拖着脚一步一蹭地走了。

沈揣刀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引入暗中,青杏和粉桃悄悄凑了过来。

“沈姐姐,今天下午这个姐姐跟我们说话来着。”

“她跟你们说什么?”

“没说什么,就是问我们会不会踢毽子,还给我们吃桃子。”

“这个姐姐走了之后,还有别的姐姐跟我们说话,让我们别理她。”

沈揣刀从袖子里摸出几块酥糖分给三个小姑娘,笑着问:

“她们说没说为什么不让你们与她说话?”

“说了,但是我没听懂。”青杏皱着小脸看向自己的妹妹和小伙伴。

张小婵说:“沈姐姐,我弄明白了,她们说这个常姐姐是常家人,这个织场原本的主家就是常家。”

沈揣刀点点头,听宋七娘的话,她也能猜到几分。

常家败落,原本的常家小姐却在这织场里。

受着宋七娘这些女工们唾弃,又受着陆大姑的敬重。

陆大姑身后是越国长公主,所以真正看重常娘子的也是大长公主,甚至在大长公主面前,这常娘子比陆大姑还有脸面。

大长公主是个看实事而非名声之人,常娘子一个罪人的女儿,她能做过什么事才得了大长公主青眼?

还有陈大蛾、封腊月、宋七娘三个人,看她们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