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三日温煜和杨昭都没有等到徐老爷子的消息,两人没事就看着河边放鸭子的孩子,看着他的笑容心里满满升起了心疼。

似乎从这一刻开始,生命里任何一个小小的误会,都会让这个孩子从此失去该有的天真快乐,甚至是生命。

第三日临近傍晚,徐老爷子带着一位和尚和一位大婶来到了承恩伯府。

远远看着那光头的僧人,眉目间竟然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却又想不起来,只见那人从进屋开始,目光就盯在了福宝的身上。

“这位大师便是老夫的亲家公,当日贤婿惨死,亲家公大受打击,不久便削发出家了,这些年为了不给他招来杀身之祸,老夫并没有告诉他孩子的存在。”

说着他又指向另一位老妇人,“这位是当初宫里的接生嬷嬷,在为岚儿接生完便被陛下赐死,还好当时我将人藏了出来,才有今日重聚之时。”

得知那老师父是福宝的亲爷爷,温煜和杨昭纷纷站起身向对方施礼,老人家回过神后和蔼的笑了笑。

“这孩子长得和他爹小时候很像,至少也有六七分的,贫僧再次多谢二位,听徐施主说,孩子被教养的很好。”

说着话,但老师父的目光却总是流连在孩子的身上,像是透过他在看另一个人,温煜眼圈泛红,见不得这样的场景。

杨昭察觉到他的情绪,伸手握住他的手,轻轻捏了捏似是安抚。

“好了,有什么话以后慢慢再聊,当务之急应该入宫找陛下说清楚,其实这孩子和只要亲家公站在一起,就是最好的证明。”

经徐老爷子这样一说,温煜才发现,原来之所以感觉老师父眼熟,那是因为他的眉眼和福宝有着七八成的相似度,难怪看着有些眼熟却又不认得。

杨昭抱起一旁还有些怔愣的福宝,笑着亲了一下大儿子,一手牵着温煜的手,侧头温柔的看着他。

“走吧,咱们一起进宫面见陛下。”

与其让夫郎在家心焦的等待,不如带着人一起入宫,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

“正好带你们都尝尝御膳的味道。”

经他这样一打岔,堂屋里的所有人好像都没有那么紧张了,大家相视一笑。

在杨昭等人入宫之前,杜怀章就接到了消息,知道他们这会儿正往皇宫赶,这么多日过去杨昭温煜两口子没有安排孩子躲藏离开,他心里就差不多有数了。

此刻众人都往宫里赶,还带着孩子一起过来,慢火烤了多日的心神逐渐放下,虽然还没有看到杨昭等人的证据,但他清楚这孩子不会和前朝有什么联系,不然他们两口子也不敢带着孩子入宫。

几人行完礼后,杜怀章目光就在福宝和那位大师之间游走,他的敏锐比温煜想象的还要精准,全程都没让杨昭说一句话,他便释然的笑了起来。

“不过是之前和爱卿开了个玩笑,没想到承恩伯竟然还当真了,正好今日入宫,西北那边刚送来几只肥羊,做一桌全羊宴,在通知御膳房,准备几道斋菜。”

若是不熟的人见此,只会称赞新皇亲民毫无架子,但温煜和杨昭又何尝不知他这样做的原因。

福宝身世的事情折腾了一圈最后算是解决,但温煜还是有些担心,总怕那一天杜怀章想起这件事再反过来清算。

但事情没有发生日子也得照常过,徐家得知徐老爷子住在承恩伯府,上门下了两三次拜帖和请帖,奈何都被挡了回去。

随后确认老人家不会再回徐家,他们也都懒得做戏,日子终于又恢复了平静。

徐老爷子府里住了小半个月,终于修养的恢复到红光满面,人看着精神不少,灰白的小胡子被福宝编成麻花辫,用一根红绳系着。

每天会在院子里打一套五禽戏,但每次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