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考察。另外,他对农业、手工业、交通的状况,对各地的名胜古迹演变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也都有生动的描述和记载。”高元之十分佩服,她继续说道:“我看他书中记载了河水流经地带的地形情况,看到了水流对所经地带的侵蚀作用,并认识到在河岸凹处的侵蚀作用特别厉害。他还注意到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观察在不同的地形、气温、风速条件下,植物生态和种属的不同情况,对温泉、地下水等,他也都有一定的格物认识,最突出的是他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这是具备一定格物素养才能注意到的事情。”
萧翦按摩着高元之的肩膀道:“元之,是不是任何人在你眼中,都能被你看到优点?我听宋信说,他的贵妾曹文君总说你是闪闪发光的人,如今我可算明白她的意思了,并不是你闪闪发光,而是你看他人总是能看到他们闪闪发光的地方。我萧国庆幸有你这样的郡主,成为我的夫人,我萧翦也是三生有幸。希望往后的韶华流光里,俯仰皆是你。”这不是卑微,而是他遇见对的人那种惊喜。惊喜于自己遇到了一个这样的人,惊喜于她正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惊喜于她走进自己的生命。
“人与人之间,说起来,终究是一种缘分,有些人,即使相对一生,也没有任何感觉。有些人,只是看了一眼,却心甘情愿为此奋不顾身。人海茫茫中,遇见一个人谈何容易,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相遇了,既然是极难得的机遇,我定会好好珍惜这难得三生有幸的幸运。”高元之将头靠在萧翦肩膀上,二人相互依偎。
书房小天地间的里一桌一椅一方几,一灯两人伴卷书,一扇木质镂花的窗,搭上屏风、竹帘、帷幕,便有了两人沉思静悟、安顿心灵的空间,而高元之就是萧翦他不张扬的心安处。
喧阗神气散,一静百慧生。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
第52章 一品难求
宋信的姐姐刺绣技术精湛,为人贤淑,她的刺绣坊位于府城大西门外,南向马鞍街,北对北胜街,接壤小北门,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毓绣阁”。她的绣技精湛,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世间万物,形形色色,均能在她一针起落之间得到诠释。她还招收了百余名心灵手巧的绣女,免费教授绣技,但要以绣品偿还学费,如果学成之后,既可留下工作,也可自寻出路,宋锦都不勉强。
久而久之,宋锦所在的街道被称为“绣街”,绣娘们会聚于此,每日辛勤绣制。这里也是刺绣品的专卖市场,珠帘精绣随处可见。朝中权贵、寻常人家的女眷,都对宋锦的绣艺啧啧称奇,太后也在命妇赏花的场合,专门赞美了徽娖身着的一套绣裙:“这套绣裙,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一、二丝,用针织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回不可及。”这绣裙正是出自宋锦之手。
宋锦还专门为刺绣设置了绣画专科,绣画被分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等门类。于是刺绣在萧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可谓十里都城,无处不见它的影踪。
这天宋锦专门带人来丞相府求见高元之时,她正在书房里看书,得知宋锦来了,高元之在蓝嬷嬷的搀扶下起身相迎,原来宋锦为感谢高元之,专门给孩子做了虎头帽、虎头鞋来。这虎帽额头处设计有“王”字,线条豪放有力,胡须粗犷,配合毛茸茸的耳朵,层次丰富的五官,搭配立体虎尾,色彩丰富明亮,憨态可掬,是一顶透着吉祥喜庆的帽子。穿上虎头鞋寓意着可以辟邪恶保平安,保佑孩子健康成长,早日自力更生。
宋锦如今变得自信明朗,她拿出这两样东西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