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3 / 5)

料是贵族才能身着的原因;还有酒,民间酿酒业兴盛由来已久,而且会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而愈加成熟。往后萧国各地一起均衡发展酒业,就会出现各地的特色名酒,再加上热杀菌以保存酒液的方法,会让这个行业更成熟;另外还有瓷器,可分为官窑和地方窑,各官窑保持自己的特色,还可开辟一些港口作为出口的重要基地,近水楼台,靠近港口沿线的城镇将会出现一大批瓷器烧制窑,瓷器会销售到异国各地。这些都是萧国的重大税收来源,你的好友张朔,掌管山海池泽之税,最知税收对萧国发展何等重要。”

萧翦看着她娓娓道来,山河远阔、关乎民生的朝廷大事,在她口中如他排兵布阵一般游刃有余,她整个人给人的感觉是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的。他知道她来自异世,知晓这些并非难事,她现在已经不愁吃喝且受太后庇护,却还愿意处处辅佐他,提点他,他和她并肩而战的感觉实在美妙,这种既是爱人又能事无巨细地商议的亲密感,让他倍感珍惜。

虽然他知道她至今也未曾向自己坦白过她的来处,但他相信有一天她足够信任他的时候,她会和盘托出的。眼下她不想讲,可能是他做的还不够好、不够多,他也不会逼问,毕竟她现在都肯留在他身边,为他生儿育女,他已经很知足很满足了。

高元之见他一直盯着自己看,下意识地摸自己的脸道:“怎么我脸上有脏东西吗?”

萧翦凑上来亲了一下道:“没有。”然后把手覆在她的隆起的小腹上说:“已经有五个月了吧,五个月应该胎像稳固了,我进去看看他也没事吧?”

虽然高元之知道胎儿在这个月份,行夫妻之实的话小心点也没什么问题,但她最近总觉得小腹有些坠痛,时常还有些眩晕,召府医又说无事,只是太累了的缘故,所以她也没跟萧翦说,免得他担心,所以她对他说:“还请丞相再忍耐一段时间,虽听闻他人有前例,但我不敢冒险。”

“他人前例?你如何得知?”萧翦疑惑道。

“我从你带给我的话本子里看到的。”高元之笑道。

“啊?我给你带的话本子里居然有这等内容?岂有此理,在哪里?我来看看。”萧翦故作生气道。

真是口嫌身体直了。

“你若实在忍不住……”高元之话还没说完,萧翦就抢话说:“你休想,我一不纳妾,二不找通房丫头,本相可要为你守身如玉。”

高元之被他逗笑了说:“我可没说让你去找其他人,我是说你实在忍不住,就去看秦振之的《广游记》这本书,他的书里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有趣生动,值得一看。”

“我知道此人,他幼年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地经图志,少年即立下了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旅行大志。他也曾应过一回童子试,但没有考取。家中见他无意功名,也不再勉强,就鼓励他博览群书,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他读书也很认真,凡是读过的内容,别人问起都能记得。但家里的藏书渐渐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他到处搜集没有见到过的书籍,只要看到好书,即使没带钱,也要脱掉身上的衣服去换书。更可贵的是,在他的旅行考察中,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可惜他已经去世,此书的内容可以说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萧翦回忆起此人在坊间的传闻道。

“不止如此,他在地理科学上的贡献很多,对火山、温泉等地热现象也都有考察研究,对气候的变化,对植物因地势高度不同而变化等自然现象,都作了认真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