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项齐备,国家才能安宁。继承大业以来,常常想到弘道至景龙年间的大乱,时常警惕。四年多来,每当想到宽广辽阔的河湟疆土,在天宝末年,边境少数民族乘国内多难,无力抵抗之机,纵马进犯,接近京郊,将近十年。从那时到现在,将近一百年了,在这期间,当官的贡献自己的才能,竭心尽力,朝廷中的大事,也能听取下面的直谏,都是为了保卫国家的疆土,使边境永保安宁。时间渐渐过去,失去的土地仍然没有收复。现在是天地呈祥,祖宗保佑,将士们栉风沐雨,露宿郊野,披斩暂棘,昼夜防守,赶走豺狼,收复失地。行动听从皇帝的旨意,是自古以来无法比的,每当想到将士们忠诚、勤勉的时候,应该给予奖赏。词赋不便再多写它了。
郑 畋
马嵬佛堂,杨妃缢所。迩后才士经过,赋咏以道其幽怨者,不可胜纪。皆以翠翘香钿,委于尘泥,红凄碧怨,令人伤悲。虽调苦词清,无逃此意也。丞相郑畋为凤翔从事日,题诗曰:“肃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终是圣朝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观者以为真辅国之句(出《缺史》)
马嵬坡佛堂,是杨贵妃缢死的地方,以后许多文人墨客经过这里时,都题诗作赋,抒发自己的幽怨心情,有很多很多。其内容多是怜香惜玉,语调凄怨,令人悲伤。虽然有的在遣词造句上,下过一番苦功夫,但其内容也逃不出这个意思。丞相郑畋当年在凤翔当从事的时候,曾题过一首诗:
肃宗回马杨妃死,云雨虽亡日月新。
终是圣朝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读过这首诗的人都认为,这才是真正关心国家大事的诗作。
司空图
唐晋国公裴度讨淮西,题名于华岳庙之阙门。后司空图题诗纪之曰:“岳前大队赴淮西,从此中原息战鼙。石阙莫教苔藓上,分明认取晋公题。”(出《摭言》)
唐时,晋国公裴度征讨淮西时,把他的名字题写在华岳庙的阙门上。后来司空图为了纪念此事,题诗一首:
岳前大队赴淮西,从此中原息战鼙。
石阙莫教苔藓上,分明认取晋公题。
高 蟾
唐高蟾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实风雅之罪人。薛能谓人曰:“倘见此公,欲赠其掌。”然而落第诗曰:“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盖守寒素之分,无躁竞之心,公卿间许之。先是胡曾有诗云:“翰苑何曾(明抄本“曾”作“时”)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儿。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罗隐亦多怨刺,当路子弟忌之,由是蟾独策名也。前辈李贺歌篇,逸才奇险。虽然,尝疑其无理。杜牧有言:“长吉若使稍加其理,即奴仆命骚人可也。”是知通论不相远也。(出《北梦琐言》)
唐时,高蟾的诗,思路虽然清新,但在形式上追求奇险,寓意疏淡,内涵寡薄,是诗坛上的罪人。诗人薛能曾对人说过,我若是见到高蟾,一定赏他几个耳光子。然而高蟾的《落第诗》: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诗中所表现出的安于本分,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不卑不亢的精神,得到了一些公卿的赞许。先是胡曾有诗:
翰苑何曾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儿。
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
罗隐也多有指责,一些子弟也很忌恨他。然而高蟾却独独考中。前辈李贺的诗,想象奇特,有人曾说他的诗没有一定的章法。杜牧说过,长吉(李贺的字)若是按一定形式去写诗,那么一般的奴仆也能成为诗人了。这样的认识和大家的评论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