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于臣家;三鸿张虎噬,劫之以御史之威。可谓作恶至矣!若臣女无才,陷于虎口,几乎不免矣。此犹曰纨裤膏粱之羽,奈何过隆栋为朝廷重臣,以诗礼侍从朝廷,乃溺爱不明,竟以赫赫岩岩之势,公然逼臣于戍所。臣若一念畏死,而苟合婚姻,则名教扫地矣。
因思臣一身、一女之事小,而纲常名教之事大,故正色拒之,因触其怒,而疏请斩臣矣。敦知侯孝功成,请斩臣正所以赦臣也。又资嘱言官,以为诬蔑之图,又敦知诬蔑臣女者,正所以表彰臣女也。至所以表彰臣女,疏中已悉,臣不敢复赘渎圣聪。
然过隆栋父子之为恶,可谓至矣。蒙恩诏奏,谨据实上闻,伏乞加察,而定罪焉。不胜激切待命之至!”
五本一齐奏上。只因这一奏,有分教:大廷吐色,屋漏生光。不知天子如何降旨,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