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心理医生的缘故,俞均的红笔字迹并不显得缭乱,倒是很端正大气。
【相信科学】
【正视心理疾病】
【及时治疗】
【世上无神亦无鬼】
……
戚檐将门上黑纸红字仔仔细细都读了一遍,内容可以被轻易概括俞均他是个坚定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
那么,如果后边没有找到俞均转变为一个唯心主义者亦或者出现宗教信仰等线索,这就很有可能说明了那医生给周宣的劝诫,譬如什么“鬼不会因为你乖便不上你身”“不早睡会遇见鬼”之类,都并非是在论鬼神。
但即便如此,俞均说的一大通迷信相关的讯息也绝对不会是毫无根据的胡诌,否则就不该反覆出现,以至于成为周宣阴梦中对于俞均的重要印象之一。
距门不远处摆了一张木桌,戚檐从那木桌底下的箱子里翻出了厚厚一沓牛皮纸。纸上写满了对话,通常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只不过问题再清晰,回答最终都好似偏离了轨道,变得天马行空亦或者古怪起来。
当然也不乏别有深意似的荒谬问题,譬如:【折翼的鸟和溺水的鱼,你会更讨厌哪个?】
对这问题回答依旧像是答非所问【不论它们多么不同,都应该有人喜欢它们】。
他仔细比对了一遍,确认纸上字体同贴在门后的标签一致是俞均亲笔写的。
可那医生究竟为什么写出这样一大沓没头没尾的东西?
戚檐当然不会无端怀疑心理医生存在人格分裂一类的心理疾病,尽管赵衡是个尤其鲜明的例子。
他想,或许他会幸运地在这房间里寻到两个人对话的痕迹吗?
运气不错,他找到了。
俞均的床对面有一块可移动白板,上边写了不少字,提问与回答的字体不同,提问方是俞均,而不出所料的回答方应该是他的病人周宣。
眼下外头月被恼人的阴云给遮了去,暴风雪将至,戚檐也不客气,从抽屉里翻出个打火机便将屋里仅有的三盏烛台皆给点亮了。
红烛被他拿起一盏,一行行将那些对话照过去他选择了仔细读这块白板,而非纸上文本的原因不仅仅是他倦于阅读那么多密密麻麻的文本,还因为,白板上的最新对话最能反应周宣当下的心理状态。
【问:鬼如果想要吃你,你要如何躲避呢?】
【答:我乖乖请鬼将我吃掉,因为我知道鬼是因为觉得饿了才要吃我。】
【问:你为什么要满足鬼呢?】
【答:因为它爱我。】
戚檐越看越觉得周宣病得不轻,这会烛盘已经满了,微烫的烛泪沿着戚檐的指节落至手背与掌心,他盯着那最后的对话看了许久,先是拧紧眉,而后却笑了。
“周宣这疯子……”
“当真是畸形的表达方式。”
不知是不是长时间置身黑暗中的缘故,戚檐觉得看东西泛红,烛光照上去,白板上的黑字好似在淌血。
那最后两行写着
【问:如果鬼要吃的是你弟弟呢?】
【答:我会先吃了弟弟的,因为我比鬼更爱他!】
第140章
戚檐有自个儿固守的价值观,这叫他极度缺乏共情能力,可他绝不可能为之让步。就好若他虽爱着他母亲与文侪,却也断然不会去理解与肯定那二人身上同他价值观相背的观念。
所以,他当然不打算去理解那疯子周宣。
可即便他再不乐意去剖析那疯子的心理,分析还是得继续进行下去。眼下他单瞧那白板上内容便能轻易看出,周宣所遭遇的已不是精神萎靡那般小问题了。
“我”更爱弟弟,所以“我”会比鬼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