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侧边通道一路至下,到了第一排,在应隐身边落座,长腿交叠,一双养尊处优的手闲适地搭在黑西裤上。
应隐微微将脸歪过去,小声问:“你怎么来了?”
商邵一直在船上。他原本不打算出来观影或会客的,只是刚刚提前处理完了公务,算一算时辰,电影应该还没放映完,才心血来潮过来看一眼。
商邵“嘘”了一声:“刚好有空。”
两人便没有再交流。在后排那些外人眼里,还当是哪个客人在船上迷了路,因而此刻才姗姗来迟。
影片播放至此,还有两场吻戏和一场肢体戏。拍摄时商邵都在场外候着,并不知道具体的画面和互动设计,此刻在这样数百寸大小的荧幕上忽然看见,心绪微微发紧,呼吸显而易见艰涩发沉了下去。看了片刻,自嘲地笑了一下。
好像高估了自己。
他还是有占有欲,还是想把她私藏起来。爱情的本能如此强烈,超出了他所有的修养和教育。
应隐碰到他手背时,只觉得跟自己这双已经很温凉的手比起来,他的居然更冷更冰。她一怔,下意识地偏过脸去望他时,手被商邵牵住。他没回望她,只是很紧地捏着她的掌尖,指腹停留在她的戒面,一下一下温柔地摩挲。
就这样坐到最后一刻,谁的掌心指缝都发热生潮了。
尹雪青穿着婚纱往高山上走去时,商邵的休息时间也宣告结束。他不宜迟到,虽然想看到最终的结束画面,但还是很有自制力地起身。
他来时多悄无声息,走时便也多低调,顺着台阶拾阶而上时,背着光的身形被勾勒得清瘦而优雅。不少人觑他,心中都有一个猜测,但看不清脸,这猜测便只能是猜测。又想,怎么可能呢,以他的地位,未婚妻接这样的片子,私底下早不知道吵过多少回了,怎么可能还到现场来观影?
在商邵背后的画面上,尹雪青穿着婚纱,伏卧到雪面上。镜头升高,阳光晒着她苍白的眼皮,她闭上眼,哼起了一首哈英教给她的哈萨克民谣。
直到演职人员表开始播滚动时,放映厅的沉默才有了松动,宛如窸窣落雪的松林,窃窃私语嗡嗡地在空间内荡漾开来,最终,是缇文带头鼓起了掌。她可没有什么出品人的谦让意识,觉得好,就笃定地鼓起掌。掌声并不寥落,很快成潮涌雷动之势。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部片是栗山毕其功于一役。他所有的经典镜头语言都能在这里找到痕迹,对景框的调度设计已经到了浑然一体令人不知不觉的地步,但偏偏又是那么的简洁,不渲染,有一股冰冷的禅意。
但,最终留在他们眼底、烙印到心里的,是被应隐的表演所成全的尹雪青。
她太精准,沉浸圆融,让人分不清角色和本人,分不清故事和真实。
如果从梗概上看,这大约是一部煽情催泪的爱情片,但事实证明,比起悲剧结尾所沁出的眼泪,迫不及待地长舒上一口气,才是大家都更想做的事。
果然,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走出放映厅,穿过通道,直走到午后三点的太阳底下,才有了精神回温之意。
来的有不少是女性影人,她们的观影体验显然比男性要更艰难得多因为尹雪青和前妻努尔西亚所受到的凝视、审视、审判,是如此尖锐直白,不加修饰,扑面而来,令她们感到窒息,宛如被压迫在水面之下是的,当然是宛如在水面之下,因为这些凝视、审判,在生活中是如此不动声色,正如一层晶莹剔透的水,女人生活其下,看不到,摸不着,只觉得氧气短缺,还以为从来如此、千年如此。
“我很喜欢这个结尾。”一名女性影人娴熟地点了一支烟,对栗山道:“尹雪青没有死在哈英的怀里,她生命和爱情的最后之美,并不靠男人成全,也不需要男人眼泪的清洗。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