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地是没有再种些别的东西了,除了平日里要吃的菜,种的都是红薯、土豆、玉米。
排水渠已经干得见底了,连鸭跟鹅都不养了,只还养着鸡,平时也不喂什么粮食,直接在屋后屋左屋右几个菜地里放养着。
朱娇娇也听说过用蛆虫或者蚯蚓养鸡的说法,据说这样养的鸡既长得肥还下蛋下的勤快。
蚯蚓这种东西除了在土里挖出来她也不知道要怎么人工饲养,真要天天挖蚯蚓她们家里也忙不过来,现在老门山可是叫娃娃队伍都当劳力用上了。
挖水库的时候挖出来的蚯蚓不少,可也不能老是在大家忙的时候把蚯蚓特意挑出来。
蛆虫倒是粪池里就有许多,只管打捞就是了,她也试过几次喂蛆虫,效果还行,到底太恶心了,反正在菜地里放养的鸡长得也不差太多,最后还是放弃了。
第44章 :穷则思变 ...
一九五九年下半年, 各处的坏消息都传了出来, 朱娇娇家住的几位专家带来了外面许多的消息。
县城里的口粮逐渐减少,一个成人的口粮最多也只有二十八斤,小孩子的更少。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赵专家几次问起能不能跟生产队的社员们买一点粮食。
要说粮食, 稻谷大米自然是大家都不敢给出去的, 这天眼见着的不好,收成那么差,谁也不敢出手。
但是像红薯、土豆、玉米这些大家但是有不少的库存,毕竟这几样的的产量很高, 就是朱娇娇家屋前屋后种的那些也有好几千斤的量。
还有自家那些边边角角的菜地种的量, 又有生产队里分的量,家家户户存的量不少。
赵专家也不挑,能填肚子的都行, “红薯、土豆、玉米都要, 还有别的菜干什么都可以。”
县城里买什么都是上头的配量,超出了买不到只能想办法,还有些人饿得狠了也敢跑黑市。
朱娇娇家是不大想卖存粮了,但是其他家的估计是不嫌弃卖些红薯土豆玉米的。
朱立勤先上门找的亲两个同父同母的兄弟,也没敢叫他们卖太多, 毕竟还得保住自家的口粮。
事情一开了口子就撕大了, 朱立勤只找了自家两个嫡亲的兄弟,可嫡亲的兄弟还有亲戚呢。
朱立勤不得不还是找上了大队长把事情给说了,他担心有人为了钱死命卖存粮就不要自家的命了。
“你这事。”大队长听了也有些恼怒, “开了口子了他们那里忍得住?”
朱立勤也只好苦笑,“想着红薯这些的东西大家都存的不少,好歹能换点钱。”
“收成不好大家都慌着呢,以为红薯产量大,哼,再大没有水也长不出来啊,我看他们想的太好了。”
大队长还是压的住事情的,硬逼着社员们把卖出的数量往下压低了,“就死想着只做着一锤子买卖?有了关系还怕以后卖不成?要钱你们也得把自己的口盘到了先。”
诸如蘑菇这些东西大队长则没有压数了,毕竟家家户户的蘑菇房都一直开着呢,这个用水量少得很,产量还不错的,就不用压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