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2 / 3)

驾帖批不下来,没有刑部驾帖,就相当于后世警察没有逮捕令,那真是想干什么都干不了,弄得权势滔天的锦衣卫指挥使不得不捏着鼻子求人家赶紧上班。

所以别看这给事中不过一个七品的官,但是如果他们一闹腾起来,整个朝廷都要自乱三分阵脚,这才是大明朝清流声音大的缘故,人家手上有权,若不然,像是这种百来年的公案,普通官员又如何知晓,也就[六科]这种介于六部和内阁之间的衙门,能够接触到这类的信息。

既然有这种大量火药堆积的仓库,那么,事情便好办了,悄悄放一把火,轰隆一声,那便是地龙翻身,又或者叫做天降异兆,肯定是人君有举止失措之处,他们说话便也有根脚了。

当下就有人大喊。“事情宜早不宜迟,便在今夜行事……”

大喊的人是高攀龙,他和顾宪成是好友,又是食朝廷禄米的国子监社寮长。明人笔记中常有[每闱试,国子生十中有七,古莫比也]这类的评论,由此可见,能在国子监做到社寮长,那实际上已经是属于朝廷官员了。

高攀龙曾经因为顾宪成和阁老王锡爵互相讽刺而愤然写下[君相同心惜才远佞以臻至治疏],要求皇帝[除刑戮、用诤臣、发内帑]。就看他所要求的,便知道不靠谱。

什么叫[除刑戮]?就是官员贪污了也不能抓起来,朝廷官员的体统脸面还是要的,主要还是以教育为主嘛!批评教育之后,再往他省为官就是了。

用诤臣,便是用他们这些所谓清流,发内帑,就是要皇帝自掏腰包。像是皇家每年一百二十万两金花银,就应该舀出来,给大家花差花差。那才是正经的。

这些名目,看起来好看,听起来好听,可你拔开他的皮仔细一瞧,无非就是四个字,排除异己。

这也是历史上东林党所喊的口号[非我同类即为奸逆]。

当然,如其等人,从未觉得自己是错误的,便如这火药堆积上百年的仓库,一把火下去。爆炸起来,岂是非同小可,小半个北京城被炸掉也是可能的,但是在场的清流,又有谁提起,又有谁会关心很可能会有无数的百姓无家可归,数不清的百姓死于非命。

这就如后世汪精卫刺杀鞑清摄政王,一首[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震惊天下,可他想过埋在桥下的炸药会误伤百姓么?

想来,这些底小事,哪里会装在胸怀天下者的心中……

高攀龙此刻满脸慷慨激昂,只想着为朝廷除此大逆,日后青史想必少不了他高存之的名字,总要叫那个侮辱他为[贱人]的那个少年国舅大都督好看,至于其余诸人,有心善的,便忧心忡忡道:“存之,你若这一去,或者便是尸骨无存。”有卖直的,便大声叫好,说他有古来君子之风,有胆小的,讷讷便道,张正张阁老死后,锦衣卫权势日大,日后若彻查起来……

至于会死多少百姓,却是无一个人等开口。

这便是这等人最最叫人厌恶的地方了,他们总消天下都是德操如他们这般,个个都是君子,天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若是为了一个伟大的理想,理当每个人都如他们这般……去死。

且先不说那个理想靠谱不靠谱,若说他们都是君子,那么家中财货哪里来的?妻妾老小何以养活?

明朝中期就有大儒说了[经商亦是善举],因为他们自诩为不贪污,故此要做买卖养活家人,可是,这官和商勾结的,能有一个好么!

这才是关键所在啊!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至于别的什么口号,无非就是婊子身上的衣裳罢了。

在场的众人,或许真有德操高的,可这依然改变不了他们的本质,一边悲天悯人说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边努力去维护他们自身的地位,趴在大明这个参天大树上汲取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