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朝廷正式的官职和俸禄,而且越来越庞大,史曰,[寺庙宫观遍天下],正统佛道也如士绅集团一般腐败奢靡,换一句话说,他们已经不能代表人类最先进方向了。
与此同时,大明朝商品经济大潮澎湃,多元化地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小有繁荣,小手工业兴起,而传统的农业则大幅度衰败,在明初,天下缴纳赋税土地是900万顷,到明中孝宗朝,天下缴纳赋税土地是400万顷,到万历年,首辅张居正清丈田亩,天下缴纳赋税的土地又变成了700万顷,国力为之一振,顿时花团锦簇一片,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可实际上了,两百多年人口繁衍生息,官员贪污腐败滋生,即便清丈了700万顷土地,也根本不足以挽救大明朝。
而小手工业的发达让小市民阶级勃起,又有如颜山农这等大儒吹捧[圣人之道在百姓日用],顿时就成一股庞大的力量。
时人写书,曰:贫人问求富之术于富人。富人曰:“欲学吾术,先去五贼。五贼者,仁、义、礼、智、信是也……”其实精简一下,五个字足以,笑贫不笑娼。
这等小市民阶级兴起,又促成了无数大城市,譬如山东临清县,不过区区小地,却因为正在运河要道,顿时发展成人口过百万,时人有谚云,[繁华压两京][富庶甲齐郡],更勿论那些古来就繁华的所在譬如苏州、扬州这些地方,这些城市,每日所需资源数目极其庞大,市民虽然富足,史书上常常能见到夸耀当时生活的句子,譬如说哪怕是码头扛大包的,也能日落后闹两口小酒喝喝,回去把赚来的钱上缴给老婆,也能养家,正因为当时的富足,历史上明朝灭亡后,生活在鞑清治下的老人们就要念叨:还是万历年好哇!我爸爸说那时候两石米一两银子,如今一石米一两一钱银子……总之一句话,前朝好。
当然,这话未必做得准,但是万历年小手工业兴起却是确定的,不过,小市民阶层虽然富,天天有肉吃,能喝两口小酒,但是,他们没有后世三险一金,得不起病,一旦生病,偌大家产,也要败落掉,像是郑国丈,不就是因为得了肺病,郑家这才败落下来的么!
这时候,罗教和诸般教派就出现了,他们一般的手段都是烧香画符,宣扬有病治病,无病升天,甚至有些教派是允许教徒[杀不平之人]的,但是杀完了,要[下马烧香],瞧,这和后世黑手党教父在天父面前忏悔,有甚区别?
甚至后世天朝邪教X轮功,那些教徒被判刑也不悔改,还说,我就是为了治病不要钱,有什么犯法的?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大明就像是一个烂摊子,皇帝最后也破罐子破摔了,你们这些朝廷臣工不许这个不许那个,那好,朕就跟你们唱反调。
大明后期诸多教派就是这样在夹缝中生存下来的,他们可能在闽地被官府说成是邪教,但是到了浙地,就会被官府奉为上宾,继续哄人捞银子。
不要怪百姓愚昧,最终,还是朝廷没做好,满腹诗书的衮衮诸公都没法子,能指望百姓去识破么?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终究还是朝廷诸公是草包,老百姓要是能满腹诗书,泥马,还要你们当官的有什么用?
正所谓,给我一双翅膀,我就敢去飞翔,给你一根小鸡鸡,你就敢去打手枪。每一个当官的在没做官之前,都认为,只要给我一个官职,我就能为民做主,实际上,这句话大抵是放屁,给你两个奶子,难不成你会去喂奶?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天下几稀?
乖官在大明朝,要的可不是把天下官员全部变成海瑞海刚峰,而是要有行为准则紧紧勒住权贵们,俗称,法治。
讲法治这一番话,乖官是在什么地方说的呢?大明朝的国子监,面对数千国子监监生所说的。
乖官讲话,如今已经颇有气势,像是那句[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