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1 / 4)

他虽然是问,可语气却绝非是问话的口气,而是很肯定,长子李??鲁愚不孝,次子李珲仁慈聪慧……如此而已。

不远处,王五倒抽了一口凉气,一颗心更是不争气地腾腾腾就激烈地跳动了起来,瞧着乖官翩翩少年,忍不住就悄悄咽了一口口水,这哪里是少年郎啊!简直是,妖孽一般……原来如此。

李云姬也是聪慧的人儿,虽然不如王五那般了解京师局势,可她也听说了,郑妃诞下皇子,当今陛下大喜,据说为了内阁不肯给郑妃加皇贵妃号而只是加了贵妃号还大怒了一番,可想而知,当今是多么地宠爱郑妃……而这位被赐名为朱常?s的皇子,可并非长子。

所谓以己及人,李云姬顿时就明白了国舅爷话中的意思,李??是她的第一个弟弟,虽然不是同母所出,她却一直很是喜欢的,如今李??年甫十二岁,虽然不是什么仁慈聪慧的,却也绝不是什么鲁愚不孝的,可是,这时候,为了整个朝鲜国的命运,她必须要把这个弟弟说成鲁愚不孝的。

“大都督果然能知天下事,??弟是顽劣了些,父王常常头疼得紧,幸好珲弟虽然九岁,却沉稳老练,我国大儒南溟先生亦常赞珲弟聪慧,有祖宗遗风……”李云姬侃侃而谈,脸上的泪珠犹自晶莹剔透,乖官身边的奥真奈美年纪还小,看不明白,可菅谷梨沙却是隐约瞧明白了,忍不住就暗中叹气,像是这位朝鲜郡主那般心思在肚子里头打九十九个结的本事,我哪里学得来。

乖官顿时就一拍手,大声道:“如此,贞慎郡主何不让李王上个表,求立李珲为朝鲜王世子呢!”

图穷匕见,乖官的獠牙,在这儿终于吐露了出来。

第408章 笑贫不笑娼

四月初八,白虹贯日。

这日,罗教北宗之主罗佛正自费出版《大乘显证钥匙经》和《上乘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经》,在宝文堂足足刻印了一万册,信徒有缴纳三钱三分银子的,就授予《大乘显证钥匙经》,缴纳三两三钱银子的,就授予《上乘正信除疑无修证自在宝经》,真真是一个生财有道。

有没有人来质疑他是邪教呢?没有,罗佛正非但是教主,还是漕运参将兼山东道济宁总兵官,他传教是堂而皇之的,而且信者颇众,连宫里头不少公公都是罗教信徒,别的不说,但只看他在宝文堂刻印经书就可以知道,宝文堂是什么地方?一开始是专门管皇家内经刻印的,如今的东主樊加丹是司礼监太监田无眠的内侄,有这等背景,而罗佛正能在宝文堂刻印经书,便能知一斑了。

此外,罗教还衍伸出甚多教派,譬如闻香教,在京畿、直隶、山东的教势相当大,仅畿南一带十几个州县,就有教徒[数十万人]。而且这类教会的结构都是后世传销类型一般,从上至下构成一个网络,时人在书中记载[省直府县,各设公所,使传头者守之,置竹签飞筹,印烙王三字号,凡有风信,顷刻可传千里……],这种传递消息的速度,朝廷八百里加急怕都有所不及。

又譬如洪阳教,教主韩太湖自称是至高上帝[混元老祖]的幼子,是降生到人间的救世主,他的名气有多大?历史上曾经被万历皇帝封为[正德名医真人],信者[一时无算]。

这些教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所用经文,都是罗教的[五经六册],他们的共主,都是罗主,如此一来,试想,这罗教的势力到底有多庞大。

或者有看官读书至此,就要疑惑了,朝廷就不管?

事实上,这种局面,很大一部分是历代皇帝故意放纵的结果,为何?儒教势力太盛,朝堂之上,一旦皇帝的意愿得不到大部分官员的同意,圣旨根本出不了皇城,谁也不买你的账,皇帝只好抬出佛道来和儒教对抗。

但是,到了明朝后期,正统佛道也无力对抗儒教了,因为正统的佛道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