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1 / 4)

不过,百官们早就看习惯了,根本不去注意,而只是盯着大学士王锡爵,有人隐约就从当中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果然不出所料,王锡爵保举了一人,就是德妃娘娘的亲弟弟郑国蕃,为南京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总筹对缅甸事宜。

这话一说,朝中诸公顿时明白了,王阁老这是在公报私仇,谁不知道那郑国舅拿佛郎机炮把王阁老家给拆了,如今王阁老耍了文人手段,把那位郑国舅给拱到南方烟瘴之地。有些厚道的忍不住就微微皱眉,心说这王阁老还真是睚眦必报的姓子,这也太说不过去了,人家郑国舅是拆了你家的府宅,可那也是你家那位榜眼少爷率先招惹人家的,你如今一脚就想把人家踢到云南去,那鬼地方,是人待的么?堂堂阁老,耍这般手腕,太下作了。

所谓朝堂,其实就是市井的缩影,公理总要屈服于强权,哪怕有厚道的,畏于王锡爵的权势,这时候也不敢开口,要知道,这时候张四维已经不能上朝了,申时行暂代首辅,那么,身为三辅的王锡爵其实就是次辅,为了一个国舅去得罪次辅,这事儿,大多数文臣都不会去干的。

不过,愣头青总是有的,刚弹劾了张四维正意气风发的左佥都御史叶梦熊就是如此人物,顿时炮轰王锡爵,奚落他是公报私仇,全无阁老度量。

王锡爵倒是凛然不惧,愣说自己唯才是举,而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们每年都有弹劾的指标,你要不弹劾到多少人,就证明你这个御史当的不合格,故此御史们咬人是不遗余力的,有叶龙潭带头,上百个御史顿时就开始炮轰王阁老。

不得不说王锡爵是真有才学的,到底是会试第一,一个人舌战群儒,一百多个御史愣是没啃得动他,叶梦熊脸色难看,差一点儿撸袖子上去给王锡爵脸上就是一拳,忍不住就说:“一介黄口孺子,如何为都督……”

他这话,已经是上升到意气之争了,说白了就是你王锡爵说东,我偏生要说西,只是,话甫一出口,顿时内心便后悔了。

“戚南塘十六岁为指挥佥事,堂堂正四品。”王锡爵冷哼了一声,就拿戚继光来做例子,然后反问道:“戚南塘做得指挥佥事,郑凤璋便做不得都督佥事么?”

他这话一说,一干御史哑口无言,实在是因为这话不好接口,你要再说下去,难道说郑国舅不如戚继光?这话哪怕是实话,也不能这么说出口,岂不是往死了得罪皇上和德妃么,有些顿时心生退意,心说这说不准是德妃借着机会给弟弟加官进爵,自己何苦来哉,当下就往后缩了缩。

而王锡爵则意气风发,大声道:“郑国舅家中老仆乃是戚南塘帐下出身,十数年前一刀一枪砍出来的真百户,号称浙江兵剑法第一,后来委身于国丈家中,可以说,戚南塘的兵法郑国舅学了一个通透,虽说郑国舅年岁小了些,可玉不琢不成器,多磨练几年,日后便是不世出的名将,到时候调进京来,可保我大明边关无恙……”

他一番话说得似乎郑国蕃不做这个都督佥事便是对不起大明对不起朝廷更加对不起皇上,百官中眼神好的,就能看见上面的万历那张年轻的年上阴晴不定,心中忍不住叹息,王阁老为人太方正了,这是把皇上往死了得罪啊!

可实际上,朱翊钧坐在上头脸色阴晴不定是因为他万万没料到昨日爱妃几句话,就有这般效果,由此再自省,自己可以说是张太岳一把手教出来的,可眼界手腕还不抵爱妃,那岂不是说,自己从头到尾都是被这些儒生们在糊弄?

怪不得爱妃动不动就喜欢讽刺朕是文臣们教出来的好学生。朱翊钧坐在上头,内心中颇咬牙切齿,这些混账行子,都是说一套做一套的主儿,没一个好东西。

可他的脸色落在别人眼中,那未免就成了皇上不愿意让小舅子做这劳什子都督佥事,而且大家认为这也很正常,毕竟,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