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家充分考虑了雇主的要求,因而没有非得要去赶夜路,天色还早,客船就靠岸了。
这个码头不算特别大,码头附近虽然有一些人在摊摆,却也不是特别地热闹。
小摊上也没能买到什么合意的东西,大家转来转去,最后什么都没有买到。郭元乾则是准备找个饭馆晚饭。
从挂着的招牌来看,吃饭的地方倒是有那么两三个,就是略显粗糙了一些,郭元乾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他以买粮的借口在外头跑的时候,那是什么样的粗糙的日子都有过的。
但郭元乾比较担心其他人能不能适应,比如像王鸿闻家的人,恐怕从来都没有体验过在这样的饭馆里吃饭吧。
王鸿闻看了看,挑了一只稍微看起来好一点的,这家里饭店里的人不多,但看店里已经在吃饭的各人的态度,味道应该是不会太差的。
大家分桌坐下,郭元乾点了几个招牌菜,又经店员推荐点了几道菜,剩下的就交给其他人了。
在码头边上,基本上都是河鲜了,好在夏天,蔬果的品类还算是可以的,除了河鲜之外,也能点其他的菜。
等到饭菜一上桌,大家就奔着几道看起来很清爽的绿色菜下筷子了。
还别说,难怪这么贵也能够在码头支撑下去,这家的饭菜味道是不错的,特别是那一道清炒空心菜,味道好极了,大家吃得很是舒适,又请老板再做了一份上桌。
拌饭也不错,用了碎碎的肉粒加了酱料拌起来的,吃起来味道很不一般。
郭无恙吃着真的是很不错,就问服务员能不能打包一份拌饭。
听说有人要打包焖饭,引来后厨的老板都出来了,“这个拌饭只有趁热吃才好吃,装回去就不好吃了,哪怕是重新加热也是不好太好吃的。”老板看郭无恙他们确实是喜欢这个拌饭,就跟他们说不如买一份酱料,“煮好的米饭,用这个酱料拌一拌就跟现在的味道差不多好吃了。”
“这个酱料能多卖一些吗?”郭无恙听说还有酱料可以卖,有一些心动。
老板有一些抱歉,“对不住啊,这个酱料每天都是要新鲜再做的,大夏天的,它不太经得起搁放,容易坏,不太建议你们买太多的酱料。”
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看来他们跟这个拌饭不太有缘啊。
但老板连钱都不赚了,特意提醒他们来着,大家也就听了老板的话了。只买了一份酱料。
说是一份酱料,看他们这么多人,自然是挺大一份了,老板还特意叮嘱,“装酱料的罐子晚上一定要放在水盆里,搁外头过一夜,担心会变味。如果能够放到水井里吊着那是最好不过了。”
水井是没有的,只能是搁在水盆里了。
船老大一行人是没有上岸吃饭的,他们是直接在船上的厨房里自个做饭吃。看到郭元乾一行人吃完了饭还拎了一罐子酱料也不奇怪,“是那家刘桥饭店买的吧?他们家的饭菜虽然贵,味道确实是好。”
“这刘桥的名字是什么来头?”郭元乾想起家里的小朋友们前些天才认识了一位刘姓御厨家里的小朋友,这会就看到刘桥饭店,不免想到一处来了。
船老大经常跑这一片的,自然对这刘桥饭店挺熟的,“这位老板姓桥,不过他师傅姓刘,所以这饭店才取名叫刘桥饭店,听说桥老板的师傅当初那可是在皇宫中做过御厨的,手艺好得很。”
大家一听不由得面面相觑,姓刘,又是做过御厨的,这不会就是刘明聪的太爷爷吧?
“后来这不是大清亡了么?刘御厨就出来回了老家临安,在临安城结婚生子,养家小总要有一个生计不是?到底还是捡起了老本行开了个饭馆,为此还收了不少孤儿的徒弟,这位桥老板就是刘御厨收的徒弟。”
看那位桥老板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