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外另娶了一妻?连女儿都十二岁了?”陆六倒是知道建国之前的民国时期有很多留学生抛弃原配在国外另娶所谓志同道合的同学,没想到王家也有这么一位,按王玉宸的年纪来算,王振光差不多是在三八年三九年左右出国留学的,“难怪我都没听人提起他。”也难怪王家家里的这些杂活都是王九少管了起来,不然按说该是王大少已经成年的儿子来接手的。
王九少心说谁敢提啊,玉宸娘接到休书在王家呆不住,领着儿子回了娘家,没两年就二嫁出去了,嫁的还是京城大学的一位教授,当时还要把玉宸带走一起改嫁的,是王老太爷亲自出面在玉宸外祖家做低伏小,承诺王家永远不承认王振光外娶的那个,又陪送了一副厚实的嫁妆,才把玉宸给领回了王家。
王老太爷风光了一辈子,第一次低头就是为了重孙子惹出的祸端,凭他那个大侄子给家里添的这个乱,谁敢提他啊。老太爷想要出国移民都不肯去重孙子定居的欧洲,非选了漂亮国,可见这心结之重了。
王家并不禁止玉宸跟亲娘往来,倒也知道一些玉宸娘的消息,玉宸娘跟着那位二嫁的大学教授有做出来了一些名堂,还在申城一所大学做了两年大学教授,但前几年跟着二嫁的丈夫去了宝岛,这是他们家最后打探到的消息,此后就再也没有了玉宸娘的消息了。
这则往事中的三位主角,抛妻弃子的王振光,被抛弃的原配,后娶的填房,原配跟填房陆六不好评论,却对那位出国了就抛妻弃子的王振光全无好感。原配是差点就被他坑害了,填房到底是哪种原因嫁给也不好说,但被丈夫的至亲排斥至此,也未必好受。
陆六听了一肚子的八卦,满意地回了郭家,曹师傅果然很给力,买的大龙虾又大只又新鲜,给一群小朋友做的是芝士?h龙虾,给大人做的则是清蒸大龙虾配酱料吃,大人是吃不来芝士的那个腻味的。
再配上其他菜式,大家吃得是又开心又满足。
饭后大人们就转移到客厅里,往一个盆里装了些冰块放在一米来高的柜子上,一台风扇旋转着吹,大家享受着这股凉风一起喝茶。
陆六此前在饭桌上已经把王大少要来的事情给说了,此时瞅着空子拉了郭元乾说起了王大少那个出国留学之后就抛妻弃子停妻再娶的儿子王振光。
这个事情郭元乾是不知道的,甚至都不曾听闻过王大少的儿子儿媳妇离婚后各自婚娶的事情,现在想来应该是王家拿钱把消息压了下来吧,也就是在津沽了,如果是京城跟申城,这种消息怕不是早就上了报纸了。
不过两家的关系不算亲近,在津沽的时候如果不是卖宅子找上了王家,两家甚至都不会有交情。此前不知道的时候,郭元乾几次去王家也从未曾问起过王大少一直没有露面的儿子,现在知道了,就更加不会问起了。
此前只听闻出国留学抛妻弃子的人新闻很不少,但都是离得很远,听起来都像是跟自家完全不相干的故事一样的,现在猛然间知道,原来王家就有一位这样的人士,郭元乾又有一种恍惚感,原来有些事情其实离得也挺近的?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王家自家都不愿意提起的事情,郭元乾感念王九少的好心提点,自然不会过多讨论这事,再说了,王大少一会要过来跟两位补习老师洽谈呢,不好继续说的。
郭元乾也叮嘱陆六,“听了也就听了,不要外传。”
“不敢外传的。”陆六这些天也见识过王家的豪奢,知道这是真的能拿钱把人砸死的大户人家,他活得好好的,还有事业未完成,何必无事生非啊。
王大少来得不算慢,茶过三巡就过来了,挺有诚意地邀请两位补习老师给他们家去做补习老师,一则是给他的孙子做补习,一则是给他们家做粤语补习。王家年轻一些的都有在外语学校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