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大不列颠治下,与内陆大不同。”张老大夫来了这么几天,那天也有出去买东西,感受还挺深的。
王九少没有插话,只听着王大少跟张老大夫聊着,听到这边上学不那么容易之后,他倒是还好,他家两个孩子一个五岁不到,一个三岁,还没到着急上学的时候,在津沽的时候,也就振朗去了家里的学堂上过学,溪妍还太小,都还没开始上学呢。兄妹两个都可以先留出时间来学一学粤语跟英语,到时候入学也就没有那么难了。
学粤语跟英语倒是可以找郭掌柜推荐一下人选,听陆六说,郭掌柜家里请的两位补习老师都挺厉害的,把郭掌柜家里三个孙辈都教得顺利地通过了学校的入学考试,而且都是第一选择第一次就过。
王九少心里思虑着这些问题,没两步也就到了王家的洋房,因着家里有电梯,王老太爷就选了二楼最大的那间卧室,此时王老爷子跟妻子一起陪着王老太爷说话,王老爷子主要还是在劝说父亲改变主意,“在海上漂两个月太久了,家里还有小孩子,未必撑得住。”
“听小九说,港城这边也发展得挺不错的,红火的行业他也都有挑出来给你看了。”王老爷子把报纸拿给父亲,“港城在大不列颠治下,虽然大不列颠不比漂亮国实力强,但也不错了。而且港城跟内陆离得近,往后若是有意想回去,也不比漂亮国那样艰难。”
王老太爷不说话,只是冷哼了一声,他把报纸随便翻看了一下就丢下了,连老花镜都没有戴,然后就闭目养神了。
“……”把个王老爷子看得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别看他在父亲面前唯唯诺诺的,其实他也不年轻啦,都六十来岁了,连长子都有大孙子了。
王老太太坐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并不怎么说话,她是王老爷子的填房,别看小辈们喊她老太太,其实她的年纪比王大少还要年轻,不然王九少的两个孩子也不至于比王大少的孙辈还要小了。
王家的女眷一向在老太爷面前说不上话的,她还是填房,虽然她上头没有太夫了,但王大少又早早就娶妻生子了,管家都是王大太太的事情,平时的王老太太的存在感也就非常地低,现在守在这里不过是听丈夫的要求。
其实她本意是不太想守的,老太爷也权当没有看见这个儿媳妇,能在她问好的时候哼一声已经是给了极大的面子了。
就这样的环境,一过就是二十多年,好好的一个年青妇人在王老太爷面前跟个老太太似的沉闷,也就难怪她的亲生儿子王九少早早打定了主意不肯跟着去漂亮国,而是决定要带着生母一起留在港城。
王老爷子还要再劝,听着开门的动静就停了下来,看到是张老大夫来了连忙站了起来,这两天他们在酒店里也有请了酒店推荐的中医大夫,一个个地都直摇头,都觉得王老太爷身体太过虚弱了。
也就张老大夫,虽然也说王老太爷身体虚弱,却肯说出话来说可以调养。张老大夫的医术也就可见多好了。
所以,王老爷子这会看到张老大夫不免就站出来迎了迎,“张大夫,劳烦你了。”
张老大夫在别人面前还能得个老字,在王老爷子跟王大少面前,就省了那个老字了。
看王老爷子这么客气,张老大夫也没有受宠若惊,他净了手坐下来给王老太爷搭脉,一搭脉就皱了眉头,“老太爷这两天又受了气?”
“有几个亲戚家的小辈不太懂事。”王大少连忙解释了一下,“现在搬来这边,不会再有这样的事情了。”
张老大夫看王老太爷掀了掀眼皮,就直接跟他说话,“老太爷,您还病着呢,之前在船上就受了累,住进酒店里受了气又受了凉,正在调养身体,就不要轻易动怒,小辈们不懂事不是很正常么?他们又不像您这样有能耐。您还有王大少他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