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少甭讲客气了。”郭元乾请王七少回屋,他们自己慢慢走远。

张远松往王家一趟,也感觉到了王家豪奢,也认为王家,“能耐人也不少。”

“我看他们在这边住不久的。”郭元乾都不用听王九少的话,只听王七少的话,张口就嫌这边的宅子太小了,就知道王家人在这边住不久的。

张远松也有这样的感觉,“估计过不多久他们就是搬到山顶去了。”自家抢不过其他人,但相信王家以钱财开路,总是抢得过的。

“我看他们要比我们都快了。”郭元乾也是跟表舅一样的想法,王九少估计还没怎么住过这么小的宅子呢,“这回是送搬新居的贺礼,下回还得上门探探王老太爷的病。”

这个张远松就不掺合了,不过,郭元乾家住着张老大夫,“说不定还得请张老大夫上门出诊。”

“王家也比较信任张老大夫。”不然当时还在半岛酒店住的时候,也不必让陆六回来接张老大夫过去了。

一旁安静听着的张老大夫不好自夸,就笑了笑。

果然,上午招待完各家上门贺喜的邻居,下午王大少和王九少就上门来了,除了是携礼上门来感谢并致歉郭元乾之外,这兄弟俩就是来请张老大夫上门给王老太爷问诊了。

郭元乾是不限制张老大夫出诊的,他只是邀请张老大夫过来帮忙表舅调养身体,并不是打算自家养一位家养大夫。

就连张老大夫他们租那间铺子用来开诊所,张家都是有付租金的,并不是由郭家无偿提供的。郭元乾其实也有提过,前期没有迈入正轨的时候,就先不用算房租,毕竟是他邀请张老大夫一家过来的。

但张老大夫拒绝了,“虽然是你邀请我们过来的,可我们也是津沽呆不住了过来投奔你来的,不能这样算的。”

郭元乾知道这是张老大夫的伤心事,他也不好跟张老大夫为着这个争论输赢,最后还是同意了收租金,但他坚持前两年一定要打个折,这一点张老大夫也就没有继续坚持了。

所以此时王大少和王九少上门来请张老大夫出诊,张老大夫也不必去看郭元乾的主意,自己就能够做主了,他拎着药箱就跟着王氏兄弟两个一起出了门。

王九少略知道一些张老大夫是准备自己开诊所的,王大少却没有这个异母弟弟知道得这样多,就问张老大夫,“张大夫来了港城有没有什么打算?”

“我租了郭掌柜家里两间铺面,准备开个中医诊所。”这也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张老大夫直接说了,“已经装修得差不多,就等晾几天风就开始做药柜,药材在哪里订也已经有数了。”

王大少之前没听说过,但这会听说了也觉得张老大夫继续开诊所挺好的,问明白了诊所跟这边抄小道步行也就十来分钟,也就没有说这个地方不够好了,“我看老大夫跟郭掌柜交情倒是不浅?”

“诶,那以前在津沽我们不都住永安巷么,虽然隔着有点距离,但都是一条巷子里的街坊,哪里没有几分交情。”张老大夫也觉得自己这次受了郭元乾不少的照顾,“郭掌柜确实是很照顾了我们家了。为着我们家两个小朋友上学的事情,费了不少的功夫,又是请补习老师,又是到处去找试卷。”

王大少有一些迟疑地问了一句,“这边上学不太容易?”

“主要是言语不通,幸亏我们家两个小朋友之前在津沽是上的外语学校,粤语学几句日常,先用英语交流吧,港城这边,会说英语好过只会说粤语。”张老大夫也是挺庆幸的,当时也不是没有其他更便宜一些的学校,但永安巷的街坊们都是送自家小孩子去离得近的外语学校,他们也就不搞特殊了,没想到来了港城之后,倒是派上了用场。

王大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看来港城这边过日子也不简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