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之时,阮元忽然拉住了楚煜的衣角,等人回头,他才低头说了一声:“奴才没有。”
没有如史书说的那样不堪。
他话说得没头没尾,楚煜反应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
他哑然失笑,忍不住抬手按在阮元发顶,轻轻地揉了一把:“朕知道你没有。”
说完,他又忍不住画蛇添足:“就算有,朕也不在意,哼哼...”如果能遮一遮他言语里凭空出现的醋意,可能更有说服力。
七日后,皇上秋猎,随行新晋三甲,并文武四十余人,再有皇子伴驾。
秋猎以楚昭第一个射中的兔子作为开始,正式拉开帷幕,帝大喜,称皇子文武兼备,有治国之相。
只待秋猎结束,皇上立楚昭为太子,待帝百年,继承大统。
皇子唯一的情况下,立太子很少会出现反对的声音,再有楚煜这些年对楚昭的态度,许多大臣对立太子一世早有预料,旨意一出,朝野上下,罕有反对声音。
也是从这天开始,楚煜寻太子太傅少傅,许太子入朝听政,参议政事。
第129章 128 易碎的瓷娃娃
因太子年岁渐长,已经到了习学的年龄,皇上特意寻来世家子弟,重开太学。
得益于此,阮元终于拜托了教导小皇子的重任,又求了皇上,免去随朝一事,彻底闲了下来。
不管楚煜如何威逼利诱,都没办法让他多出去走动,能坚持每月去暗卫营里走一圈,偶尔寻一两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就已经是阮元运动最多的行止了...
可是,有人的地方,一准少不了纷扰杂言,楚煜好心给楚昭寻来同龄伴读,却不曾料想到,童言无忌,有些话最是伤人,也最容易在小孩心底埋下祸根。
何况这些被送进宫陪太子读书的世家子弟,哪一个不是被大人拎着耳朵再三教训
说在宫里要有眼色,要懂得伴驾之道,要学会讨好太子,不可任性妄为,不可与同窗争斗打闹。
总之就是要压抑本性,抛去那些在家里肆意顽劣,学会什么叫夹着尾巴做人。
不过那些都是次要,最重要的是,切莫靠近总管公公,就是那个姓阮的!
一次两次,多半孩子都以为:有一个姓阮的太监,那是个大坏蛋,不能靠近,不然会被吃掉!
偏偏当那些孩子把这种认知说与大人听,换来的只有无情嗤笑。
“什么坏蛋吃人,哈,不过一个以色侍人的阉人。若非害怕惹恼皇上,谁会怕一个太监?”
“亏得他还有脸在禁宫行走,就是不知他那爹娘。要是知道他在男人身下承欢,会不会气得棺材板都掀起来...”那些难听的话语,逐渐在孩子们心底扎了根。
只等他们和太子殿下混熟了,听说殿下幼时的皇子师就是姓阮的,他们眼中顿起怜悯同情。
“呀,殿下你怎么会跟阮公公有关系,我听爹爹说,阮公公不是好东西,他就是个以色侍人的奸佞!榻上承欢,丢人,呸!您可要小心,他谋害与您,谋朝篡位呀!”
这些孩子最开始说的时候,楚昭能感到的只有愤怒。若非自诩身份,他完全不介意扑上去与说话那人大打出手,就算没有,也少不了暗中使绊子,亲自把人教训一通。
可等有其他人再说,楚昭的愤怒中多了茫然和怀疑,他还是教训同窗的出言不逊,可夜深人静,回忆起从小伙伴嘴里听过的话语,吓得整个人都蜷缩起来。
时间长了,当楚昭身边被那些言论环绕,他再也没办法维持己见。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联想到这些年所见,父皇和公公无视旁人的亲昵,楚昭忽然觉着,同窗之语,似乎也没有错...
恰巧,楚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