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2 / 2)

拿钱出来买米买菜,完了还在崔紫矜面前摆未来婆婆的架子,让崔紫矜侍候她,听她的指派。

崔氏哪能看外甥女被欺负?再说太好说话了,还让宋家母子怀疑自己两人。她便拿着老仆护主的架式,趁宋易风去府学的功夫,跟余氏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

她也不是大声吵架,就只说话呛声,或阴阳怪气。完了等宋易风回来,她又换了一副脸面,叫余氏气得牙痒痒。

可确实家用都是崔紫矜拿的,房租也是她交的,余氏确实占到了便宜,再加上儿子在府学里被人指点,被人孤立,余氏也不敢成天让儿子给她断这种官司。

况且余氏心里苦闷,跟崔氏吵吵,心里的郁气倒排泄出去不少。

于是宅子里四个人都把日子过得热热闹闹的。

可这日忽然就有个官带着差役敲门进来,二话不说就往里闯,问明哪间是宋易风的卧室,直接推门进去,四处乱翻。

检举信把诗文的位置写得明明白白,差役进去后十分精准地就把那些诗文找到了。

通判一看那些诗文,顿时黑了脸,直接带着差役去府学,当着众位先生和学子的面,把宋易风给绑了。

宋易风本还叫冤呢,以为又是叶家借着吴师爷的手来害他,可等通判把他的诗文举到他面前时,他一下子瘫软在地上。

王文致等虽不耻宋易风为人,但大家还指望宋易风考上进士呢。考上进士就玛?丽?整?理?是同朝为官了,大家都得互相留面子,在冷待了宋易风几日,宋易风主动找他们哭诉解释一番后,他们就顺坡下驴,原谅了宋易风。

同窗们也顾忌着宋易风以后的前途,并不敢太过得罪他;有些还觉得应该于患难之中烧冷灶,对宋易风嘘寒问暖,以期在他最艰难的时候卖他一个人情,以后他考上进士做了官后能提携自己。

所以宋易风在府学里的日子虽不如以前意气风发,却也还好。

现在他被抓,府学的先生们自然要问问情况,结果通判就让人把搜出来的诗文给他们看了。

先生们自然能认出宋易风的字迹,当王文致看到里面一首诗中全是对自己的怨恨时,他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马上搬出去

“各位大人,这些诗文可都是从他卧室书案上搜出来的,证据确凿。这件事我们不敢隐瞒,必是要上报皇上的。还请大人们不要过问,否则,一律当同伙处置。”

“不会不会。大人办案,定然有因,我等自然不会质疑大人。大人请。”众先生连忙道。

通判这才叫差役收了那些诗文,押送着宋易风去了衙门。听宋易风叫冤听得烦了,差役不知从哪儿拿来一块抹布,塞进了宋易风嘴里。

余氏是跟着通判等人过来的,看到儿子被抓,看到儿子被绑着一路押送到衙门,呼天抢地,哭嚎不已。

知道皇上不喜牵扯旁人,且这件事根本不用审,就知道跟余氏无关,余氏想写也没那文化不是?所以通判本来是不打算管余氏的。

可见余氏这样,干脆叫差役将她一起抓起来,送到衙门去,说要连她一块儿审。

宋易风被塞住了嘴,不能说话,只得“唔唔”地朝余氏拼命摇头。

余氏此时也清醒了,知道自己在外面,还可以四处去求一求儿子的那些先生,甚至去求求叶家;再不济还能给儿子送送饭。

可如果自己也进了大牢,那真就完蛋了。

于是到了堂上,她也不敢哭闹了;宋易风说这事跟母亲无关,她只低头垂泪,不敢多说一个字。

齐知培也无意牵扯无辜,便将余氏放了。宋易风证据确凿,直接送进了大牢。桂子知情不报,也被关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