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嬷嬷见只他一个人,又提到了玲珑绣坊的双双,便将人让到院中来,通报过后,引到了妙仪跟前。
柳辰鱼见了妙仪便要行礼,妙仪示意苏合将他拦住:“柳公子,不必多礼,公子两次冒着风险给我递信,于我是雪中送炭恩情。”
柳辰鱼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笑起来尚带着几分孩子气:“殿下言重了,我当时在家父的书房中看到殿下的画像,便想起来我们在秦州有一面之缘,这才借着去王府探亲的时机,寻一寻人。”
妙仪原本想让柳辰鱼替自已赴姐姐的约,再递信给姐姐。可今日上午她发现了李嬷嬷给的荷包有蹊跷之处,已经信不过外祖了,现在自然也信不过柳辰鱼父子。
可柳辰鱼人已经来了,又不能不给他个差事,于是让苏合取出一个匣子打开来,里面是一摞银票。
“柳公子,这一摞银票价值颇巨,是我离开王府时赵衍所赠,我听闻这一类有王府印信的银票容易被人查出行踪,便有劳柳公子,将这些银票低价折卖给过往商客,让他们带出大梁,四散各地。所得钱财便由公子经营,待日后年郎复国之用。”
她不觉得赵衍会命人留心她的去向,可是好不容易离开他,还是要了断干净才好。
柳辰鱼点点头,将匣子收起来,突然听到院门外一阵喧哗,众人也都警觉起来。
李嬷嬷派人出去查探,不一会儿人回来了:“嬷嬷,不好了,公主府走了水,大半片府邸都烧没了,正在城中征人去救火呢!”
李嬷嬷大吃一惊,刚想稳住妙仪让她不要轻举妄动,却见她已拿着帷帽出了小院,一众人也追了上去,可是街上人荒马乱的,不一会儿便看不见妙仪的影子了。
妙仪来到公主府大门,带上帷帽,见门口已被州府衙役团团围住,围墙外停着十几辆水车,围墙内浓烟滚滚,门口的地上坐着几个死里逃生的婢女小厮。
因是公主府着火,雍州城守不敢怠慢,命人录口供,只听那些婢女小厮都道,火是从王妃的主院烧起来的,且有人看见是王妃自已放的火。
妙仪不敢相信自已的耳朵,只觉得周围的声音都静了下来,越来越近的马蹄声都听不见。
赵衍这几日往返大梁与雍州,今日刚到别苑看了清音,便得了信,立时往公主府来。
他骑得快,亲卫们都被远远甩在后面,路上人荒马乱,有个戴了帷帽的女子立在路上,垫着脚往府内的火光张望。
赵衍发现的时候,猛得一拉缰绳,坐下骏马一声嘶啼,挡在路中的女子带着帷帽,如痴了一般,不知道闪躲,眼看就要被踏在了马蹄下。幸而这时,人群中冲出个书生打扮的人,奋不顾身上前,将人护在身后,才将将躲过了这一劫。
62.陟彼高冈·割席
赵衍刚稳住马,城守便忙不迭走上前去通报:“王爷,主院的宅子已经要塌了,火势太大,烟也浓,人还没有救出来,您看是继续加派人手……还是命人撤出来。”
初秋时节,天干物燥,府中太平缸里的水早用完了,拿着水袋溅桶的衙役进去一队,再出来便要少一兩个,救火不力,若是再折上不少衙役,城守的脸上也无光。
赵衍下了马,见衙役们裹着水衣要往里去,便道:“也给我两件水衣!” 城守见他要亲自进去,立时慌了:“王爷,里面的火势凶险,您万不能进去啊!”
赵衍接过水衣,吩咐道:“在石阶上搭上木板,将水车都推进去。” 他说完便披上一件水衣,抬脚往里去。
熊熊火光中,忽传来轰然巨响,几个衙役,从大门里逃出来,边跑边道:“主宅全塌了,救不出来了。”
柳辰鱼护住妙仪的时候,被马蹄踢在了背上,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现下觉出了痛来,他强忍着,将妙仪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