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盖的草苫子也专门编得密实,就怕保暖做得不到位,余桑再一次感叹,果然农业的进步也依靠工业的进步,要是有塑料薄膜这些就更好了,有了塑料膜,那种厚的,还可以搭建温室拱棚。
这一切都只能想想,要是想发展工业,那需得她很有钱!非常有钱!
只靠她自己一个也是不能的,但只要有钱,她可以寻觅这方面有天赋的人才,毕竟她至少知道成品是什么样,也学过一些物理化学基础知识,有了这些触发点,让有天赋的人去发挥,总能出些成果。
呔!说到底,还是需要有钱!
对,还有农药和化肥这些,也是和工业挂钩的。
气候一回暖,各家各户也把养蚕的屋子开始整理,麻可以开始种了,种粟的,也可以准备了。
所有人都忙碌起来。
余桑的第三茬菇,也能收获了,但这次去县城更是没卖上价,要是运气好,这个时节,在野外也是有可能捡到野生的,所以价格降下来了,总共才卖了4贯多钱。
加上家里的28贯多,应该有快到33贯的样子。
余桑早已预料到价格会降下来,所以这最后一次种植,几乎把菌房有空地的地方都种满了!
价钱虽便宜,但用量来代替。
余桑和余满山一卖完菜,就去找牙人问有没有中等田卖。
现在家里的钱,买中等田比较合适。
这一问,倒是有,但是不多,仅有两角三十七步,半亩多一点,那卖田的人刚走不久,牙人又赶快去追,幸亏这卖主留了地址,他有个认识的就在这县里,说有消息就去那里通知他,刚好他还在那里跟认识的有事在聊,被牙人赶上了。
当天就把白契签了,红契后面再去办。
现下,余家是足足有九亩田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