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了,她劝诫道:“卖的钱多,也不要乱买把钱花了,家里也还有衣裳穿,怎么就这么浪费,买这么老多东西。”
“钱还是节约着买田啊。”
这乡里乡外的,哪家问起来,不是先打听家里有田多少亩啊,田才是那正经东西!
余桑开口:“娘,那是你没去过县里,我们以后要是经常出去做买卖,总是要穿得好些的,不然别人看不起,买卖都不好做。”
魏老太比阿李眼光远些,附和余桑:“乖乖说得有道理!”
余桑:“......”以您老人家宠我的程度,我什么时候说话你不是夸我有道理的?
?32 ? 买地
余桑看带回来的肉和豆腐已经不在桌子上了, 估计已经拿到厨房去了。
魏老太和阿李问余满山和几个孩子明天肉和豆腐要怎么做,余桑和几个哥哥在胡乱地商量着,你一言我一语的,看法很多, 余桑觉得用干咸菜蒸扣肉比较好吃, 余二郎觉得炖着比较好吃……
余满山快速吃完了饭,喊余大郎:“大郎, 你去点个火把, 我们现在就去田里把那菜摘好, 明天一早我就坐张家的船送过去。”
他接着道:“明早去摘我还是怕晚了,现在就去!”
他刚刚吃饭的时候, 考虑了好一会儿,虽说现摘的新鲜,但明天那侍郎家的就是寿辰,很急, 过了一夜, 也不怎么影响新鲜,反正也不是去菜市场零散卖, 没那么看品相。
刘大丫吃完饭, 手脚麻利地就先收拾碗筷去厨房洗刷,余桑和魏老太还有阿李已经在堂屋里就着油灯的昏暗灯光开始商量规划买回来的布要怎么用。
除了余家人每人一套冬衣, 魏老太的布匹颜色,余桑特地选了庄重一些的花色, 而阿李的也很素净, 她自己和刘大丫的, 就是活泼俏皮一点的花色, 余家的男性们, 全是纯色耐脏的颜色。
余桑特地叮嘱:“给大丫姐也买了布的,娘,你帮她做下吧。”
余家很小,刘大丫收拾完出来就听到这句话,她激动地问:“我也有啊?太好了!我从来没有穿过布这么好的衣裳!”
刘大丫不是个腼腆内敛的人,她一激动,就冲到桌子边一把把余桑抱了起来,看着余桑这么可爱的脸蛋,她还亲了一口,高兴道:“余桑真是太好了!我太喜欢她了!”
余桑:“......”姐姐,我还没见过你这么憨这么直白的人!
刘大丫这个人,说她憨傻吧,她有时候又挺精的,说她直白吧,有时候也挺懂得进退的,大剌剌憨直中又很懂事。
魏老太和阿李虽有些心疼和不舍得这些布,但余桑都专门买了,刘大丫也在余家诚诚恳恳地帮忙这么久,阿李进屋去拿了工具出来,给刘大丫量了尺寸。
过年也不算很久了,尽量赶在过年前把大家的衣裳做出来。
阿李还专门喊刘大丫:“大丫,你明天过来跟着我和你魏婆婆学学怎么做衣裳,免得以后嫁人了,还不会做这些。”
想都不用想,刘老赖带着个女儿,肯定是没教过这些的,刘大丫娘死得早,来不及教她。
刘大丫:“对了,我今天给自己取了个名,叫刘豆腐,李婶婶,你以后记得叫我‘刘豆腐’,别搞忘了。”
她还跟其余人也说:“以后不用叫我‘刘大丫’了,你们都有名字,以后叫我‘刘豆腐’。”
魏老太:“......什么鬼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