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1 / 2)

第三日,余桑还是跟着去铺子里,那赶场日,都是镇外的客人居多,昨天经了一天非赶场日,今天来店里的食客,余桑发现了几个昨日的熟面孔。

回头客!

常氏也认出来了,脸上隐隐地激动!

他们也都是依然点的昨日的豆花饭,看着那衣裳穿得好的,还加了一份卤肉,有些也加了一个鸡蛋。

余桑暗暗握了握小拳头。

这个开端太好了!

她相信再过些日子,铺子里的常客会越来越多的。

又是镇里独一份的生意,她已经预见她的铺子起来了!

当天回去,余桑就跟魏老太商量,铺子后院里安一口石磨,反正家里的骡子现在不送菜,都闲在铺子里,把骡子用来磨磨,刚刚好!

每日去磨坊磨,都是要花钱的。

余桑每日回来都会跟魏老太说起铺子里的生意,带回来的钱也多了,魏老太完全相信余桑没有撒谎,因为有“钱”作证!

安一口石磨,是一劳永逸的事,铺子只要开下去,有自家的石磨在,就不用再花钱去磨坊磨,魏老太答应了,第二日就叫余三郎带了钱给常氏,让她自己安排起来。

今日余桑就没再去铺子里了,差不多形势已经能预见了,她今日得在家里做一盆青椒酱出来。

刘大丫对于吃青椒酱没怨言,但是对剁青椒酱怨念很大,余桑拿了一些糖贿赂她,刘大丫这才高兴地剁起青椒来。

这现在没塑料手套,又没打碎的机器,的确剁青椒挺遭罪的。

以后得想想有什么东西能处理青椒。

家里的八角桂皮等这些香料要用完了,下回也还得买一些。

时间一晃而逝,铺子里的生意逐渐好起来,她的食肆在盐滩镇也有些名气了,熟客多了很多。

等辣椒红了的时候,买来的坛子也满当当地泡满了辣椒,在余桑磨了一番魏老太的情况下,魏老太又给她买了两个坛子泡酸菜。

余桑依然不敢把辣椒的各种菜品在食肆里卖,她不想出一丁点儿事,她家这小农户家庭,是经不起一点风雨打击的,她必须得有耐心,一点一点来,她切切实实地活在这个时代,就要顺应这个时代的思想观念,不能凭自己的任何想法瞎来,一口气是吃不成一个胖子的。

反正家里多余的辣椒,她也有处理办法,得先用豆花饭那一点酱,把所有人都先养着,等他们习惯了,就可以逐渐开始卖其他菜品了。

在古代粮食产量低的情况下,搞杂交水稻,从两三百斤的粮食产量到上千斤,余桑突然觉得,自己好像掌握了金钥匙!

「余余」  这时候水稻也扬花了,余桑没有多大精力关注在铺子里,杂交水稻才是她的终极目标。

趁着阳光充足的时候,余桑在她的田里寻找,水稻的雄蕊是肉眼可见的,但是在没有器械的情况下,太难发现不育系了,余桑在整个扬花期过去,都没找到一棵!

她知道,没有器械,只凭肉眼,要从数以万计的水稻中找到不育系水稻,那是不太可能的。

她顶着一身又晒黑的皮肤,在田埂上狠狠跺了跺脚,骂了一句话。

MD,劳资先赚钱发展科技,等弄些人才研究出放大镜、显微镜、载玻片、碘化钾溶液等这些东西,再来搞这个!

余桑跺完脚,才寻思到自己刚刚发狠的想法。

碘化钾溶液,这可是要搞化学才行啊!

放大镜显微镜这些,至少也得把玻璃搞出来,显微镜这种东西,还得深通一些物理知识才行。

余桑又想了想,自己知道啥,物理学过的交流电、电路什么的,还有一些力学知识、蒸汽机原理,数学也知道一些数学公式,化学也知道一些化学反应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