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地主也不知道各里正家都送了什么礼,无从参照,余家不收礼,再加上余家的确有些起来了,便也给这个面子,欠个人情。
再到第四天,余桑又需要去李里正家进行溲种法的后续,此时用缫丝的水浸泡附子已经好了,可以进行后面的步骤了,用蚕砂羊粪与之搅拌成稠粥状,把选好的谷种放在里面搅拌均匀,然后再晒干,溲个六、七次,到了播种之时,把剩下的稠汁再溲一次后就能播种了。
余家自己家里也需要这样弄,魏老太带着余桑来回奔波在这些地主家教这两个法子。
水库也放水了,各家开始整田。
冯良远和赵二娘子帮着余家把田埂和地里种的辣椒和自家每年需要吃的蔬菜豆类也都浇肥锄草的侍弄得很好。
余满山也是好几天后才回来,等到真正播谷种秧前,才把这事情忙完。
余家自己的秧田也播上了,大家都很忙,女人们在家里纺线织布,男人们在田里驱牛犁田。
今年余家还是租的张家的牛来犁田,余家自己的小牛才一岁多,只能先把小牛带去水田里跟着大牛训练着,余家自己打了犁,就不用借张家的犁,牛租也便宜了些。
今年余家和李老大一家加起来的田地多,对于种菜各种品种规划也很好,直到现在才把最后的菜卖罄,李彦升说卖完就来分赃,果然来得很快。
天气已经很热了,李彦升只穿了一件薄衫,仍然是带着吴伯和上回那个他的帮工。
两人又是把一口木箱子放在余家堂屋正中。
刘大丫把凉茶端上来,李彦升也不见外,赶快端起喝了一口,吴伯和李彦升的帮工也跟余家熟了,也不见外,走了这么远路,又抬着这么重的箱子,早就渴了,端起茶来就干了大半碗。
李彦升一来,余大郎就疾步去田里喊余满山去了。
阿李和魏老太两个要纺线织布,就一直在家里。
两人接待着李彦升三人,余桑喜滋滋地看着堂屋正中的木箱子。
可以分钱了!
嘿嘿嘿!
李彦升歇了一口气却是道:“刚刚从河边走过来,遇到了好像你家以前隔壁那家的老丈,他跟了我好一路,一直问我今年冬天收不收他家的菜,他又打听价钱,说是比你家便宜一些卖我,我找了个借口随便把他打发走了。”
余桑正内心喜滋滋得很等着对账分钱呢,面上却是坐在小板凳上认真听着大人们闲聊。
闻听此话,当即就有些炸毛。
她预料的情况出现了!还好她家还有两种菇让李彦升不能拒绝跟她家合作。
魏老太道:“肯定是姓杨那老巴子!一家人都偷鸡摸狗的。”
魏老太忿忿不已:“这种菜还是偷学的咱家呢......”
余桑知道这田就在野外,想去偷学偷看有的是机会,但毕竟不是正宗得来的法子,很多东西都不了解,那菜也种得七零八落的,产量很低。
魏老太本还想说在老房子那边的时候,杨家偷跑进她家去看怎么种菇。
但突然想起来怕李彦升也生了坏心思也想看怎么种菇,便一下打住了说话。
魏老太和阿李嘴上嘀咕了两句就没再说多的,心里也很明白,李彦升是不会放弃跟余家合作的。
余桑看她娘和婆婆也就说了这么几句就没纠结了,心里便明白,就算是自家人,那也都是活了好几十年的人,心里明白核心的情况,根本不会多纠结。
余满山回来得很快。
自又是一番闲聊招待。
这次就和上次不一样了,余满山已经很相信余桑的对账能力,余桑本就聪明脑瓜子好使,余二郎和余大郎又在旁边一起帮忙对账,余满山自己就去作陪李彦升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