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大郎和余二郎都不用挑了,余桑倒是跟着跑了一趟,她要听听他们路上说什么。
这冯良远两口子,冯良远是话不多那种,赵二娘子就比较热情似火了,阿李现在算是女主人,虽然冯家两人还没跟余家说好要正式帮工的事,但看得出来意向很大,只待待遇工钱能接受,就能定下来。
阿李便顺便介绍起平时要做的事情来:“我们家主要做卖菜的买卖,这个时候是提前开始卖的,稍微比平时贵一点点,然后就是冬天和过年前后卖,就这两段时候很忙,一年到头的,除了种水稻,田里其他时候基本都是种菜,我们家不种小麦和麻这些。”
赵二娘子还不知道要把菜挑到河边去干啥。
余满山道:“我们家有专门的路子卖菜去外州,河边有专门的船,二郎等下跑船送过去。”
冯良远两口子点点头,算是有些了解余家的情况了。
余满山又说:“我们家还养了二十多头猪,除了田里还有这摘菜送菜去河边,就没多少活了。”
阿李又添加说:“我家养蚕也养得不多,就交税就差不多了,我家田地不少,那田埂地边的桑树也多,自家用不完,你家要是愿意在自家养蚕,桑叶你们摘就是。”
赵二娘子听了这个,眼睛一亮。
这桑叶养蚕,蚕缫丝纺线织布,那绢布可是能当钱使的,卖也好卖!
余桑看到自家每天都要人工挑这么多菜送去河边,也是很费人力了,她出主意道:“爹爹,要是这个路宽一些,我们可以买县里看到的那种羊角车,一个人就可以推好多菜去河边了。”
羊角车也就是手推独轮车。
余满山呵呵笑:“这个路就这么宽,怎么变宽一些啊?咱家小四就是会动脑子......”
余桑却暗暗想,要是将来自家买卖能做更大,她就花钱把这个路拓宽,全部用羊角车大量运菜去河边。
去的时候慢,空手回来就很快了。
一回来,大家喝口水坐下开始谈待遇工钱的事。
余满山和魏老太把之前说好的给冯良远夫妻说了,夫妻两听了觉得还可以,主要是桑叶大多数都让给冯家养蚕,这他们就能自主掌握一部分经济。
余家给的待遇又比佃地主田还要多些,需要干的活儿也还好。
至于平日里吃饭就是他们回家自己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