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1 / 2)

撵脚就是这里的土话,大人去哪里,小孩子死乞白赖地也要跟着去。

余大郎发现余桑看他,赶忙把目光看向别处。

冯家离余家不算很远,只大概一里多路,只是这爬坡上坎的,又隔着竹林树木,从冯家这里望不见余家,余家自是也看不到冯家那边的。

余桑看到冯家这房子,就想起了以前刘大丫家的房子,遇到下暴雨就遭不住,屋里总有一两处是要漏雨的,刘大丫跟了她家后,她也经常去她家里,那一下大雨,屋里地面上就得摆一两个木盆或者水桶把雨水接着,不然那泥巴地面上,水漏久了,泥地就会变稀泥糊。

但冯家这房子应该是常修葺的,要好些,看得出来主人家还是勤快的。

冯良远看到余满山来,他正在门前拿着锄头锄地呢,看到余满山愣了一下,赶忙放下锄头迎过来。

“这怎么来了?上回嫂子专门提了一袋子谷子过来,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是好,只是......唉......我家小女没这个福气吃上这些米熬的粥了......”

冯家新丧女,余满山说了一番安慰的话,冯良远把余满山和余桑迎到家里。

正逢冯家大女儿冯檀端了一盆洗好的衣裳回来,冯良远的媳妇赵二娘子也正在家里收拾养蚕的用具,冯良远又给余满山和余桑介绍了两人。

余桑主动行礼喊人:“赵婶子好,檀姐姐好。”

她看到这冯檀,终于有些明白她大哥为什么想撵脚了。

这冯檀和她大哥年龄相当,五官秀丽,尤其一双大眼睛,十分好看,这是少男怀春了!

余桑不是真正的小孩,对于她大哥一举一动还是猜得着的。

只家里是打着自家条件更好后,能给余大郎找到更好的,才没急着给他说亲,没想到他自个儿倒是遇到了。

这冯檀有名字,想来是冯良远本身识字,给她取的。

余桑主动问冯檀:“檀姐姐识字吗?”

赵二娘子却意外道:“怎么?你也识字?”

这乡下间,别说女孩儿了,就是男孩儿都没几个识字的。

她家大女儿识字还是因为她爹识字才教的。

余满山道:“她三哥在镇里读书,每日回来的时候,也教她一些,所以识得几个字。”

这便是谦词了。

赵二娘子和冯良远听余满山这么说,便对余家刮目相看起来。

能去镇里读上书,都是家境不错才供得起的。

余桑想,这冯檀看起来还是不错的,又识字好像也勤快,只她娘和她婆婆想找家境更好的,不知道能不能看上冯檀,只拿她自己来说,她现代人的思想,肯定是崇尚自由恋爱的,也不看家境,只看这冯檀相处下来真正人品性格如何了。

冯良远问起余满山此行来有何事。

余满山把目的说了。

冯良远道:“我知道余兄一家很是不错,但我翁翁那一辈也好歹是乡里有头有脸的人家,我现在虽落寞了,佃田地种,但好歹也能给自己做大半主,是做不到给人去帮工听令的。”

这给余满山落了个大红脸,他着实没想到冯良远还有着这读书人的风骨。

这也超出余桑意料。

不过设身处地,拿她自己来说,要她家去给人帮工,听人使唤,那也是不想去的。

这时候佃户也不是地主家的归属,有人身自由,只种田种地的时候,得跟地主商量今年怎么种。

给人帮工就是主家说做什么就做什么了,没什么人身自由。

余桑看冯良远这样,反而更想让他家给自家帮工了,这有骨气的人,更是不会做偷鸡耍滑的事情的。

而且以她现代人的思想来说,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