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1 / 2)

坐船比走路快多了,不多久,就到了盐滩镇,冯良远很急,告辞一声就背着孩子往镇里去了。

里正带着余满山几人,也往镇里走去。

里正道:“先去万千脚店,那是我的产业,我们在那里等车。”

余满山提着一篮子书,跟余桑说:“你先跟着里正翁翁过去吧,我先把书放铺子里去。”

余桑点头答应了,她没料到万千脚店居然是里正家开的!

这万千脚店,她是知道的,去年还跟她家订过菜呢!

这些地方大户,果然不是纯纯正正的地主!

也是,这时候并不抑商业,这些大户可不是傻的,那有钱,肯定各方面都会去发展赚钱的,连她都能想到开个食肆,更何况这些大地主呢。

她也不知道里正家具体有多少田产,但只几百亩的话,只靠收田租,肯定是不能供养那么大一家人,还起那么好的房子的。

怕是里正家都不止万千脚店一个商业产业吧?

余桑觉得自己又学到了!

不到一会儿,他们才到万千脚店里坐着,余满山就来了。

今天不是赶场日,人就不多,等了一会儿,万千脚店的掌柜就叫来一辆车。

不是马车,还是骡子拉的车,只和她家拉菜的板车不一样,后面是坐人带车篷的车。

几人上车去。

果然跟着里正出行就是不一样!

余桑是知道的,这时候里正都是由乡里最有钱最富裕的人家担当,比起她自己家去县城,往天是走路,现在是坐拉菜的板车,还是这正经人坐的车要舒服一些。

等到县里,里正带着他们进入县衙,一路走,路过好些门厅,终于走进一间会客一样的厅堂里,进去的时候,里面还有人在等着。

李里正跟他打招呼:“来这么早啊?胡县令还没起吗?”

余桑还在想,这县衙好大,跟现代看电视剧那喊“升堂”审案子的好像不太一样,这县衙里除了审犯人的地方,还有各种办公的地方,比如她家多次交契税,就是来这县衙里交的,那后衙看过去,也像是生活起居的地方。

正想着,余桑就被里正说的话疑惑住了,什么叫“胡县令还没起吗”?

余满山也听疑惑了。

是他/她理解的那个“没起”吗?

就是没起床的起?

要是真是这个意思,余桑顿觉一脑袋黑线,这都大上午了,胡县令居然还没起床?

余桑觉得不可能,肯定是想错了!

这么晚起床,只有她在现代干得出来,要在这古代乡下,怕是没有哪家人会这么晚起床!

而且县令还要办公呢,怎么可能这么晚起床?

里正招呼他们自己坐,等胡县令过来了再谈事。

李里正又给余满山介绍,进来之前已经等着的人正是乌安塘的安里正带着他的管家。

余满山又给安里正见礼,余桑也跟着见礼喊人。

安里正问起:“这就是那会种再生稻的人吧?”

李里正:“正是,也是我大石坝乡的福了。”

李里正笑呵呵地。

余桑看自家乡的里正笑得这么高兴,却不知道这再生稻能给他得到什么好处,让他这么积极这么高兴。

安里正道:“要这真能成,也是大功一件了!要这真成了,整个固安军甚至潼川府路都跟着种,怕是朝廷里都有大赏赐下来吧?”

安里正又道:“也不知道这样的功劳,能不能打破那荫补出身的官不能做到州县以上的规矩。”

李里正也不是很懂,他人虽老了,却精神和身体都很好,道:“要这真能成,也是很大的功劳了,这可不止潼川府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