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大概检查一遍,发现都是菜,也就放他们过去了。
码头外面有个老者正坐在骡子车上百无聊赖地等着,看到李彦升过来,精神一振,赶忙迎过来。
李彦升介绍:“这是吴伯,跟着我家很久了。”
这个意思,也就是他家的仆人。
吴伯又赶快跟余满山打招呼,“我家彦升是我看着长大的,去年家里遭了难,幸得他遇到了你家,这才时来运转。”
他一副又是高兴又是感慨的样子,拉着余满山很亲切。
余满山也跟他客气着。
李彦升也在旁边微笑看着,余二郎熟练地指挥两个搬工把菜都放到骡子车上。
余桑看李彦升这骡子车,比她家的稍微大些,这州城的路宽,可以跑。
看两个搬工把菜全都放好了,李彦升掏出钱袋子,把搬运钱给了。
吴伯赶着骡子车,李彦升带他们随行,往他租的院子去,就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
李彦升一边走一边给余满山介绍,余桑也在旁边听着:“这合州城是这些菜周转的地方,要是急的话,我都不搬回租的院子里了,当场在码头就分好给那些租来的船,让我的人带着菜直接就去别的州县送菜。”
“今天也是他们还没回来,等下回来了,看远近时间,也估算着把菜送过去。”
“这合州城里也订了一批,等下吴伯要给送过去。”
“我们先回去吃饭,吃完饭我带你们去看元宵灯会,这合州城的元宵灯会还是听说很出名的,我娘专门过来这边照顾我,听说你们要来,很高兴,已经在准备饭菜了......”
余桑第一回进州城这种地方,尤其今天还是上元节,街上特别热闹,她跟个土包子进城一样,一会儿看看左边,一会儿看看右边,人来人往,穿红戴绿的,他们还簪花!
男的女的都簪!
这时节时令的花少,他们头上大多数簪假花,虽说在新明县的时候,那大节日也有簪花的,但余桑基本都待在李家湾这种乡下地方,个别人簪花,也没有今天这上元节一下来到这州城里看到的令人视觉冲击大!
另外两边的铺子,也卖着各种商品,比新明县里的还多,更惹人眼,又有赶着马车路过的,抬着小轿路过的,形形色色,简直看不过来!
余桑自认是现代人,现代信息社会,她见过的肯定比这古代的人多,但今天来这合州城里,却有一股不同于现代风格,充满着古色古香的节日气味,让她目不暇接。
路边一行人抱着盆栽路过,余桑也看得起劲,居然不是这时节盛开的鲜花!
看来是那火炕暖房培植的,这种应该只有大富人家买得起吧?
一连五个人鱼贯抱着盆栽和他们插肩而过,待到最后一个过的时候,余桑突然睁大了眼睛,猛地拉住余满山的衣摆,喊道:“爹爹!快!我要那个红的!”
余满山正和李彦升聊着,偶或注意小女儿正一路上看得起劲,还好笑着呢,却被她突然喊起来一惊。
余满山左右看去,没看到红的,他不由问:“哪个红的?”
余桑已经松开他的手往后面跑去了。
那些抱着盆栽的人走得不快,余桑几个小跑就追上了。
余满山赶快跟过去。
余桑拉了拉最后一个抱着盆栽伙计的衣摆,问:“小哥哥,你这个怎么卖的?”
余满山看到这店铺伙计打扮的年轻人抱的,是一种绿色的,差不多有三尺左右高的盆栽,除了绿色的叶子和枝干,它结着一种红色尖尖的果实,这红色的,看着有些喜庆。
难道他家小四说的红的就是这个?
这个一看就很贵!
余满山这辈子都没见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