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1 / 2)

魏老太:“那我也去通知吧,分开去,要快些,家里还有活儿呢,反正店里也没什么事。”

等魏老太、阿李和她爹一走,余桑就跟魏三九和常氏商量:“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卖点包子蒸饼馒头的?还有豆浆、粥......”

魏三九道:“这怕是做得没有那专门卖包子蒸饼的好吃。”

余桑一听,那就只能算了,慢慢开发吧,不是独家生意,哪有那么好做?让她慢慢琢磨琢磨。

作者有话说:

那时候的馒头是有馅儿的

?77 ? 番椒

卤的猪下水猪头肉还没怎么卖出去, 余桑又让魏三九搬了条桌到门口,这时候的店铺大门两边都是用木板一块一块装上去的,上下都有凹槽,木板卡进去, 也很牢实, 大门很大,把条桌放在大门一侧, 把卤猪下水端来条桌上分类摆好, 差不多就是现代那种摆个窗口售卖了。

为了干净卫生, 又拿了粗纱布来盖在卤肉上,这时候过路的行人已经很多了, 常氏很会来事,魏三九去看着灶下了,她就站在条桌边喊卖起来。

过了一会儿,终于有路过的感兴趣, 买了一些走, 这些卤下水猪头肉的,都是一般的市价卖的, 因为她家猪下水卖不起她家猪肉那么高的价钱, 就差不多平价卖出去。

本也可以做成腊肉自家吃,但是节约惯了, 先挣钱要紧。

到大中午,余满山几人回来了, 要带着余桑回家去了, 因为余大郎余二郎那边可能中午要回来。

待到回家, 果然她两个哥哥回来了!

刘大丫在家已经把晌午饭做好了, 摘菜称菜洗菜运菜的, 又把两个哥哥送走。

下午来买预订的猪肉的人也多,一下午又是进账几贯钱。

余桑想着家里的存钱,不知道她大舅那边到时候会分走多少,明天还有一大笔进账呢,送菜的次数多了,有时候也不是次次结账的,有时候好几天才结一次,或者更长时间。

魏老太跟余满山道:“你现在天天去县里,要是那牙人在了,就问问有没有田地卖。”

到傍晚,大舅娘回来了,带回357文钱。

余桑一看,就知道生意是极其普通的,这里面还含有卖卤肉的钱,卤肉并不算便宜,那么其余生意就很一般了,但今天不是赶场日,还是过年期间,生意冷淡很正常。

余满山又让常氏拿走两百文作为平常店里的日用。

日子一晃就到了正月十三。

居然隔壁渠县一户大户人家的管家找上门来,要预订余家的猪肉,后天就是元宵,他家要用,定了五十斤,固安军那边也有富贵人家来预订了猪肉,连定金都给了。

而且他们明天下午还是自己上门来取,不需要亲自去送。

余满山在家里说:“不是我,就是大舅哥,得去学学怎么杀猪,不然这总是找那杀猪匠,怕是会发现咱家养猪的秘密。”

那阉割了的猪,还是容易看到的,一次两次的,不注意,也不会多想,但是找多了,肯定出事。

尤其是他家猪肉现在这么卖得起价钱,那有想法的人肯定多。

这事情已经在他心里想了好多天了,常往那盐滩镇跑,今年又要给家里的牛打犁,他干脆连杀猪的刀具都一起跟打铁铺子预订了。

魏老太问:“明天就要杀,去哪里学?还是明天再找一次杀猪匠?”

余满山犹疑道:“我去问问大舅兄吧?”

余桑看着余满山出门找李老大去了,她家现在离着李老大家近,也就是她家以前的老房子,她大舅家也没怎么讲究暖房,就把她家叫过去吃了顿饭。

等到第二天她爹送完菜回来,还带回来几把杀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