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2 / 2)

得魏老太的话还是有点道理的,虽然迷信。

翌日初三,大上午,吴娘子就带着魏三九来余家拜访了,像走亲戚一样,还带了一些鸡蛋,认真算的话,过年走亲戚,吴娘子这边和李老大家还没正式成亲,就算成了正式亲家,余家这边也和魏家关系稍微有点远,过年走亲访友的,可以走也可以不走,更何况现在还没成真亲家呢。

吴娘子说了一会儿话,就提到了魏三九的事:“我家三九也还是孩子心性,之前余桑说要跟他一起挑担子卖馄饨和小吃食,他是想到这个先练练手,以后你家真要开铺子的话,他也好去帮个手,你家猪肉着实是好吃的。”

吴娘子看向坐在魏老太旁边的余桑,语气柔和地问:“桑桑,你还打算跟你三九哥哥一块儿卖馄饨吗?”

余桑想,这吴娘子还是很惯着他家魏三九的嘛,她这小孩说的话也挺信的,余桑道:“我家正要开铺子呢!”

魏老太跟着她道:“你不来,我也要去找你呢!我家还是要开个食肆的......”

魏老太把最近的事情说了,还是因为没地方放骡子车,又杀猪的猪下水等不好处理,这才打算先把铺子开起来。

魏老太道:“也不讲究那赚多少钱,只不亏本就行了。”

魏三九听了眼前一亮,他还是知道自身水平的,那肯定赶不上脚店的大厨,好在余家这食肆也不是专门卖饭食的,只卤猪下水等,再卖些馄饨饺子之类的,魏三九先表明态度:“我也知道自己会的不多,也不指着一下就能赚钱,只先练着手,等手艺好了,再给工钱也无妨的。”

吴娘子帮腔:“就是呢!他年龄还小,也不指着现下就能赚到钱,你家这自然是极好的,我们和我那亲家母一样,不要钱,先给他包个吃住就行了,等到食肆起来了,再说就行了。”

吴娘子又道:“我家里人口不多,田产还行,饿不着,只指望着三九有上一门手艺,那天灾荒年的,也能有条出路不是?”

余桑觉得这吴娘子,还挺有打算的,平时家里有二十多亩田,只要人口不多,的确饿不着,但一旦年成不好,那也是要饿肚子的,这学一门手艺,年成好的时候,也能给家里多添些进账,年成不好,也还有手艺在身,能谋其他出路。

阿李倒有些不放心:“要真想有手艺,只怕是靠自己练手是不够的吧?还是得找师傅专门学才行。”

吴娘子叹了口气,“这学手艺,还不是要那关系,那一般人,那有手艺的师傅也不肯教啊,那脚店的厨子们,只指着他干些白工呢。”

魏老太道:“这得花钱,还得专门找关系去找那师傅,那脚店当学徒,又不是厨子们自己的徒弟,哪里就会教你了?这找脚店去,肯定不行的。”

魏老太觉得,反正魏三九不要钱白来打工,也无所谓,她家食肆现在不求赚钱,只求不亏本,只支撑到秋冬新一批猪养起来了,凭着她家猪肉,也是胜上其他一筹的,到时候看情况还找不找其他专业的厨子。

余桑倒是出主意:“婆婆,要不咱们好生找个厨子给他们当师傅吧,三九哥哥,还有豆腐,豆腐还挺会做菜的,我看她去学了,肯定厉害的!”

只刘大丫这种吃货,要是真学成了,那她家食肆将来还是可以扩大的,不局限于卖小吃食。

刘大丫现在也是她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