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两支好点的笔,余满山给了一支给余三郎,给了一支给余桑。
要是一般人家,这两支好笔,肯定是都给余三郎的,但余满山宠女儿,余桑虽不怎么读书,练字也没余三郎勤快,但余满山也给了她一支。
余桑看余三郎还是用的以前的便宜笔,毛都有些秃了,余桑问:“三哥,爹爹不是给了一支你夫子送的好笔吗?好笔练字应该不一样的,你用那个呀。”
余三郎:“那个以后再用。”
余桑看他这么认真,就不好多说话了,只道:“三哥,我看看你的书,没事吧?”
余三郎答应了,往常,余桑有空也会去借他的书来看,只要不弄坏了,不乱写乱画,他都是答应的。
余桑看着书,这书上大致的字,她都几乎认识了,写得好不好的,至少她不会容忍自己当文盲,但余桑只坚持到刚寅时差不多,就困得受不了了,哈欠连天,再看余三郎,虽然打着哈欠,也困倦的样子,但还坚持看着书。
余桑不觉道:“三哥你好厉害啊。”她小学,只有看连续剧可以熬夜!
余三郎:“我好不容易才读到书的,当然珍惜。”
九年义务制的她......
余三郎又突然问:“小四,你去大舅那边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英才表哥读书怎么样了?”
余桑:“......”老哥,你莫非是在和李英才对线呢?才这么努力的?
少年,你有点东西啊!
余桑听了这个,没那么瞌睡了,她眼珠子一转,鬼精地道:“我上次去的时候,看英才表哥读书可厉害了!也很勤奋!那书背得也可顺溜了!大家都夸他厉害呢!不然外翁和二舅干嘛每天把英才表哥能考上秀才挂在嘴上?肯定是因为他读书厉害啊,外翁和二舅又不是傻子!”
余桑回想了下,她上回去大石坝李家那边还是什么时候的事呢,想了一下,实在没想起来,她根本就不爱去那边,反正她三哥天天在盐滩镇读书,下午下学才回来,中午是带饭去吃的,也不知道她白天有没有去那边。
乱吹嘘一通,刺激他上进就行了!嘿!
果然!余三郎听了,没那么瞌睡了,还揪了一把自己大腿,痛感让自己更清醒点,他继续温书起来。
余桑一看他这样,果然是暗暗在跟李英才对线呢,小子!你有点东西啊!
她看得都不瞌睡了。
其实还是她三哥开蒙已经有些晚了,别家有钱的,四五岁、五六岁就开蒙学字读书了,她三哥硬是等到九岁,家里稍微有点条件,才送他去读书。
就这几本书,余三郎这么勤奋,翻来覆去地读读写写,都要盘出包浆了。
余桑心里想着,要是有机会,还是得给他多买一些书,在这古代读书,只勤奋是不够的,还有天分也不够,她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那些读书人的,引经据典,没多看些书,去哪里引经据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