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类的,万小丙想起他叔回去那馋的样子,反正不买几斤,和羊肉的价钱也差不多,这年夜饭买了这么些猪肉,羊肉肯定也会少买些,花的钱都差不多,也跟余满山预订了。
再到下午还有人来,余满山要接待,都没空去后面杀猪了,直接让魏老太和阿李看着。
人来了一个又一个,到后面,居然是张四郎带着人来的!
这可超过她家之前贵客席的人数了。
余满山问起缘由来,那人道:“我主家听了潘秀才的诗,那诗里你家猪肉是极美味的,不同于一般的猪肉有膻味儿,所以才支使我找了来,也来买上几斤试试。”
余桑:“...............”原来还能这样?
这就是文人的影响力吗?
是余桑完全没料到的!
这简直是!
余满山也没料到会这样,他家三郎还没考上秀才呢,他家猪肉都先有诗了!
余满山又是激动又是觉得怪怪的,这读书人们的事,完全是他这个田舍汉不能想象的。
余桑感觉自己这个穿来的,是有一些土包子了,第一次有这个感觉。
果然还是要舍得,人脉太重要了!要不是这次专门厚待贵客席,又请了这些人来,哪里能有这些影响啊?
不止是她爹,她哥哥弟弟其他家人的,连她自己,也要跟着学习不断进步才行。
余桑算着时间,潘夫子的诗应该也是参加什么诗会之类的流传出去的,也是他那些认识的文人们,应该不是很多。
这边后院已经杀好了猪,来人只等了一会儿,当场就给他割了一些回去,钱也付了。
看着自家猪肉赚的这些钱,余满山和余桑都内心很激动。
今天大年二十九,大下午的,又有人找来,他家和这河边张家的缘分,也真的算是缘分了,只要有人来找他家,从河边下船问路的,张家都能带着来......
又是好几斤猪肉卖出去。
余家这里已经把杀猪匠给了钱送走了,大过年的临时找来,多付了些钱,就不留饭了。
本来连杀猪匠都想买些猪肉回去的,但一听价钱,就算了,太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