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的脸看向余满山,问:“这是?”
“这是我爹爹!”余桑道。
魏三九赶忙喊人。
余满山应了,知道他娘挺喜欢魏家的,毕竟一个姓,余满山关心问道:“大侄子你来这镇里是要干什么?”
上回就知道了魏三九没在王门巷张家脚店继续当学徒的事了,应该是回家去了,今天不知道怎么又在镇里遇到了。
魏三九道:“我来镇里看看有没有那比较好点的师傅愿意教的。”
?65 ? 开食肆
余桑问起他怎么离了张家脚店的事。
魏三九说起来:“那张家脚店掌厨的, 不怎么教人,捂得紧,每日里只叫我跑腿,学了大半年, 什么都没学到。”
余桑和余满山有点持怀疑的态度地看着他, 现在的各种手艺师傅本来就捂得紧,只大半年, 人家肯定也不会教什么, 一般人都会要考察徒弟人品的, 不过魏三九这也不是徒弟,而是学徒, 人家就更不会教了。
只大半年就熬不住跑路了,一般人都会觉得魏三九做人不实诚。
但余桑想到魏三九给她的五文钱,魏三九年龄也不大,家里也不富裕, 都这么会做人, 还给她五文钱,应该是个很懂人情世故的, 不至于这么熬不住跑路了, 那肯定是对方的确是他说的这样,一丁点儿都不愿意教的。
余桑问:“三九哥哥那你学到了啥?”
有余满山在, 魏三九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勺,道:“也就案板切菜倒是熟练, 那墩子师傅喜欢偷懒, 就教我切菜和处理一些别的食材, 真要掌勺之类的, 我只偷看了一些。”
余桑听了若有所思。
两人和魏三九别过, 各自去干各自的事。
逛了几家铺子,两人最终决定买点实在的,在余桑的建议下,就买一匹上好的绢,里正家是大户人家,不好送得便宜了。
绢在这个时代,相当于和铜钱差不多的功能了,能当钱使,交税租牛的,都可以用绢来抵,最是实在了。
里正家都朝她家递出这个橄榄枝了,这个人脉,她家得抓住的,里正应该也清楚她家并不富裕,送一匹上好的绢,已经是很实诚的真心要结交了。
余桑并没有给余满山说这些,只是建议就买一匹绢,反正她爹懂不懂的,她爹也答应买了,就是看他表情,买这么贵的礼稍微有些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