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我们都带回来了,这下新房子真的可以开工了!”
两兄弟把三十七贯钱放在桌子上,其中有两个十二两五的银鋌,余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数值的银鋌,居然还有12.5两这种银鋌......
余满山听到两兄弟在外面的消息,也很高兴,尤其还带回这么多钱,新房子是真的可以开工了!
余桑问:“李哥哥记账本了吗?”
“记了记了!在这里!我都忘了。”余二郎从怀里把账本掏出来,递给余桑。
家里只有余桑识字,余三郎读书去了,不在家。
余桑拿着账本看了,她念出来给大家听,念完了,又具体算了一下数,菜的重量是对得上的,上次运菜过去,她家这边是先称了重的,数量上对得上。
余桑又问:“你们跟着去看了,价钱上对得上吗?”
她问的余大郎,余二郎是李彦升的迷弟,问他没那么靠谱。
余大郎道:“我也不是每桩买卖都去的,我俩主要负责送菜过去,遇到了就听上一回,只听到的,还是对得上的,我们大概送到,就要回来继续拿菜了。”
余桑心里有了数,又把家里的钱财一加,有175贯了!
魏老太却是道:“这李后生,还是靠谱的,现下家里的钱,真的新房子可以动工了。”
她催着余满山:“明天你送完县城那边的菜,就去找那工头说一声,咱家房子可以开始修了,那砖瓦材料的,也去问问清楚,一应开始买起来,找了人运回来。”
这真要建房了,阿李脸上都带起了笑容,砖瓦房啊!她这辈子,没想到有一天也能住上砖瓦房!
阿李问:“要不要跟我娘家那边说一声,让他们也来帮忙?”
余满山率先道:“还是算了吧,他们也忙的,有大舅兄在就行了。”
阿李心下有些怅然,她爹和二哥,这下是真把她夫家得罪了啊。
平日里晚饭,中饭做得多些,一起捎带给李老大带到新房子那边,他自己在土炉子上热热就能吃了,免得大傍晚过来,吃完回去都天黑了。
“我明天就去找大舅兄一起去联系这事。”
两兄弟又说今天先别摘菜,明天走的时候摘,免得不能放,毕竟要在路上行船这么久,还要路上运到别处去。
建房的事基本就定了下来,余家又开始忙起来,修房子是要管一堆工匠的饭的,早中晚饭,那离得远的也不回家去,直接在修房子附近搭上一个棚子睡觉,饭食就需要主人家这边管了。
余满山又要每日送菜去县里,跟李老大一起,既要忙活田地里的事,又要忙活修房子的事,魏老太和阿李也要整天忙着十多个人的饭食,又不能吃得差了,豆腐豆芽的,间或猪肉的,都得买上一些。
木匠请了汤木匠并另外一个,紧赶慢赶地,终于在快两个月后,把房子建好了。
虽然是砖瓦房,但是很粗糙,没有雕梁画栋的,连粉墙也没有。
余桑去看了,只挺宽敞,看着也结实。
该有的都有,室内厕所浴室,余三郎单独的卧室书房,东西两边又单独起了两间,预备着将来余大郎余二郎两个娶亲了分开了住。
不过还没有彻底完工,第三间菌房和猪圈还在修,不过这些也都快了。
人住的房子先晾着,过段时间就能搬进来了。
余家这边太忙了,余家一家都没什么空关注杨家和方家的事情了。
听说秦家脚店很是被万家脚店打压了几天,秦家遭不住,又来求杨家了,杨老大坚决不愿意便宜卖给秦家,秦大福贵了要也没意义了,万家脚店那边那么便宜,明显是菜价拿得低,就算他高价买到了菜,也不可能去亏本卖。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