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园子里还有不少新鲜蔬菜,这个年代的工人,出门干活也不太挑吃的,一顿饭,有一个肉菜,一个下饭菜,再加两个素菜,就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伙食了。
抠门点的,弄点猪大油,熬出猪油渣,烩上一锅大白菜,再蒸一锅馒头,拿菜籽油炒个咸菜,也能对付着吃一顿。
不过,姜甜准备的这些盒饭,不光是给她自己家工人吃,还打算拿去摆摊卖饭的,伙食当然不能太差。
从以前用的旧作业本上撕了一张纸,姜甜先把前面三天的菜单列了一下。
开业第一天,蒸两锅玉米饭,做一个腊肉炒青椒,一个霉豆豉烧鱼干,再炒一个卷心菜,一个毛豆炒咸菜。
第二天看客人反应,如果愿意吃玉米饭的不多,就换成大米饭加馒头,菜还是四个:腊肉青椒、清炒扁豆丝、豆干蒸小鱼、蒜蓉蒸茄子。
第三天基本上就能确定客人喜欢吃什么主食了,把主食换成客人爱吃的,菜还是四个:腊肉炒土豆片,蒸鱼干、茭白肉丝、干辣椒炒酸豆角。
本地人吃饭,尤其是干活的,都不爱喝汤,姜甜想了想,决定到时候再煮一桶凉茶,来她家买盒饭的,就送一缸凉茶。
之前她在省道边上看别人家卖的盒饭,伙食标准比她们家差了很多,价格也便宜,姜甜蹲在旁边观察过,他们的盒饭,主要是卖给那些在附近做工的人。
姜甜不想跟他们抢生意,她盯上的,是省道附近来来往往的大客车。
这个时代,能坐着大客车到处跑的人,吃的上面也大多舍得花钱。
价格差几毛钱的情况下,他们应该会舍得多花几毛钱,来他们家吃这种两荤两素的盒饭吧?
这天傍晚,姜甜刚把摆摊要用的粮食蔬菜打包好,就听到门口传来了拖拉机的声音,跑出去一看,果然是二舅过来了。
胡建军帮着把东西抬上车,刚想走,就被姜甜拉住,塞给他一个搪瓷饭缸。
“二舅,给你和大舅卤了几个茶叶蛋,还有卤豆干、卤千张,晚上你们饿了吃啊。”
说完,又跑回厨房拿小篮子装了二十多个纯白面的馒头,上面盖了一层笼布。
两个舅舅不辞辛劳,帮他们家盖房子,晚上怕人来偷东西,还要住在工地上,姜甜什么也做不了,给舅舅们准备点“宵夜”还是可以的。
胡建军把搪瓷饭缸往包里一塞,回去就对大哥吹嘘起来:
“甜甜给我卤了茶叶蛋!”
“大哥你吃不吃?我分你点哈~”
胡建国:“……”
难道他这个大舅这么快就“失宠”了吗?
第82章 芳姐盒饭
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姜甜的盒饭事业,在1985年的秋天,再次开启。
这个年代的路边摊,都是不做招牌的,姜甜却坚持用一块长条木板和黑墨水,在上面写了一个招牌:芳姐盒饭,放在了盒饭摊子旁边。
担心别人看不到,她还让二舅帮她砍了一根毛竹,做了个旗杆,埋在家门口旁边,上面用红布黄字写了个幌子:芳姐盒饭。
字体特别大,旗帜迎风飘扬,离老远就能看到。
八十年代淳朴的乡亲们,哪能挡得住这个广告冲击?
开业当天,他们准备的一百份盒饭就不够卖了。
这么大一杆旗子,又是竖在省道边上的,而且胡琼芳买的这块地,正好在一个弯道上,大车到了这种弯道的地方,为了防止车速过快发生侧翻,一般都会减速慢行,这一减速,可不就正好看到了“芳姐盒饭”这个招牌了吗?
饭菜看着卖相不错,再一问价格,两荤两素两块钱管饱,两个素菜加米饭馒头也只要一块钱,价格虽然比别的盒饭贵了两毛钱,但这家的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