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天,说变就变,天边飘来一大片乌云,没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
大雨落下的时候,姐弟妹刚好骑着车冲到家门口。
要是姜甜今天没去接他,姜诚自己走路回来的话,肯定要淋成一只迷你版的落汤鸡了。
不过,下雨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的。
下过雨之后,村里的沟渠都开始涨水,只要拿个竹罩子罩在小河沟的下水口,就能等着鱼虾进笼子了。
雨一停,看着天还没黑,姐弟俩一人捞起一个竹罩子,跑到稻田边上的小河沟里,果然水已经涨起来了。
姐弟俩把竹罩子卡在下水口,姜甜让姜诚看着,她跑回家拿了一个水桶过来,就看到姜诚手里,已经提着几条用柳条穿起来的鲫鱼了。
看着还在活蹦乱跳的鲫鱼,姜甜都有些舍不得搬到新家去住了。
省道旁边确实热闹,平时坐车什么的,也比村里更方便,但那边不像村里,有这么多纵横交错的沟渠呀。
以后他们家再想吃到新鲜的鱼虾,也只能花钱去买了。
咦?
也不一定啊。
想到新家后面那个挖沟浇菜园的老太太,姜甜蹲在地上美滋滋地想:
别人能挖,她为什么不能挖?
反正现在省道边上的宅基地管的也没有后世那么严,省道两边好些房子,严格说起来都算是“违章建筑”呢,好多人压根就没花钱买地皮,看到哪里没人,直接盖个房子就住下了。
不过这种房子,等以后省道拓宽拆迁的时候,就分不到多少好处了。想拿补偿、分宅基地?连土地证都拿不出来,想屁吃呢?
这么一想,趁着盖房子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在家附近的空地上,挖个小池塘呀,到时候可以回村,捞点小鱼小虾放在里面,以后自己家吃着也方便不是?
第81章 失宠的大舅
晚上,姜甜把挖池塘的事情跟胡琼芳一说,胡琼芳也有些心动。
她是去省道卖过泥鳅黄鳝的,卖的时候觉得五毛钱一斤的泥鳅真的很便宜了,可要让她自己花一块钱,买两斤泥鳅回来改善伙食,她肯定肉痛。
要是在村里住,这一块钱完全可以省下来。
想吃泥鳅?
提前一晚上下几个笼子,第二天早上收回来的河鲜,吃都吃不完。
以前栽秧的时候,稻田里也经常能看到泥鳅,她都懒得抓,只有看到个头特别大的,才会抓了丢到水桶里,带回来做给孩子们吃。
还不敢经常做,因为泥鳅这玩意儿费油得很,婆婆看到了肯定会骂人。
听女儿说,新房子后头那条水沟,就是后面那户人家挖的,挖好了自家用,也没人管,胡琼芳想了想,点了点头说:
“人家能挖沟,肯定是上面有活水能引过来,咱们也不用费劲另外选地方了,就在后头挑一块地,贴着水沟挖个小池子,回头抓点鱼虾放进去,咱们自己家吃,倒也方便。”
姜诚扒拉了两口饭,等他妈和他姐说完话,又补了一句:“那咱家可得编个篱笆,把这小鱼塘给圈起来,不然后头那家人肯定要说这鱼塘也有他们的份。”
姜甜真是服了。
这小子身上,至少长了八百个心眼子吧?
没想到胡翠芝听了居然觉得这小子说的很对,还对胡琼芳说,让她先找人挖鱼塘,回头她到山上帮忙砍点竹子,倒也不用认真编个篱笆什么的,只要拿竹子插在地上围一圈,别人自然就知道这个鱼塘是有主的了。
第二天上午,胡琼芳搭车去新房那边,先去镇上买好了做盒饭要用的煤球炉子和铁皮桶,还有煮饭用的大号铝锅,拿扁担挑到工地上,就看到新房子这边已经开始挖地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