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1 / 2)

秦既明并不认为自己最初的、前十几年的付出具有目的性。

秦爷爷的教育方式已经逐步跟不上时代,年龄大了,曾经照顾秦既明,现在也没有心力再去照顾一个林月盈。

小孩子的学前教育、幼儿园面试,夏令营,数学启蒙,各种各样的奥赛班,暑期游学,外语水平……

这些事情,都是秦既明亲力亲为,用不逊于自己学业、事业的心血,不遗余力地照顾她。

从读高中到念大学,秦既明在学习和运动、正常社交之余,都在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养好这个妹妹。

他教她数学,手把手教她练字,给她洗因为和好友红红下河里玩泥巴弄脏的脚,教她如何正确仔细地洗脸,如何洗干净、洗柔顺她那一头浓密、易打结的头发更私,密的部分,他不方便也不能教,则是由家中请的阿姨代教。

秦既明对林月盈如此倾注心血,完全将她视作自己的亲生妹妹,或者说,是他身体的一块儿肉。

血缘关系并不能证明什么。

即使没有血亲,他们也仍旧会是“亲兄妹”,这种“亲”,并不需要两人曾从同一个子宫中摄取营养,不需要两人曾共同浸泡在同一个母体的羊水中,也不需要两人血管中流淌着同样的血液、拥有着高度相似的DNA。

她将会是自己永远的妹妹、也是唯一的妹妹。

秦既明始终保持这样的念头

在林月盈第一次成为他的春日梦发泄对象之前。

第71章 越界

如果找一个人为兄妹交,媾的行为赎罪,那秦既明想自己一定是最先被判处死刑的那个。

归根结底,都是秦既明对她越界的默许,也是他引诱年幼的妹妹,是他没能做好兄长的职责。

年长者应当担负主要的罪责。

在秦爷爷身体一天天变差的时候,秦既明和林月盈几乎同时意识到,今后只有兄妹俩相依为命。

这是一种难言的体验。

秦爷爷在世,他们便是有家长、有长辈的孩子,一旦秦爷爷过世,这个家庭的家长就自动变成了秦既明。

这一天在林月盈来这个家庭的第九年来临,她十四岁,还在念中学,秦既明二十四岁,在读研究生。

老人的身体不是一下子恶化的,起源于一场意外的跌倒,之后每况愈下,渐渐地无法下床。秦既明几乎不怎么住学校的宿舍,每日开车回家,陪秦爷爷吃饭,聊天,安抚为此伤感、哭泣的林月盈。

秦既明和秦爷爷花了多年的时间来令林月盈走出童年被遗弃的阴影,也让她融入这个不会被抛弃的家庭不幸的是,他们如今又要教会她“离别”。

告别是盛满泪水的缓慢沙漏。

林月盈自发承担起照顾秦爷爷的责任。

她那时候已经长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本该是和好友挽手一块儿逛街出去玩的周末,被她用来陪伴日渐苍白的秦爷爷。

她那双应当用来弹琴、读书、打球的手,现在跟着护工阿姨认真学习怎么给肌肉逐渐萎缩的秦爷爷按摩;太阳晴好的周末,林月盈婉拒好友的邀约,推着秦爷爷的轮椅晒太阳,去公园散步,若无其事地聊天;秦爷爷生病到过世的这段时间,她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在照顾老人身上,甚至还学会了为病人做简单的理疗,默默记下秦爷爷每日要吃的药和维生素。

也是那个时候,秦爷爷改了三遍遗嘱。

最后一遍的时候,一个名字,他花了长达十分钟来写,每次落笔都带动着肺里老去的氧气。

秦既明对此没有任何意见,他并不认为这样有什么不对。秦既明本身对爱并无太大需求,那些糟糕的、近乎极端的洁癖行为,让他也无法接受拥有同床共枕的伴侣。人在不考虑成家和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