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个彻底。

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便是写就了手中巨作的司马迁,也是从加冠开始远游各地名山大川。

到了近年,同样有不少学子为了遍访名师而踏上游学之路,骑驴乘马,负书担橐。

范愚还记得,初次踏入尊经阁二层,瞧见各个书架上陈列整齐的书册时的幸福感虽无法行万里路,却有机会得以读万卷书。

他也记得,画技课室那次展示带给他的震撼。

从小长在江南,对江南的印象却局限在长宁县和平昌县,正是画卷的展示,让他第一次领略到了古人诗句当中的江南风光。

而尊经阁二层后来的神奇体验,更几乎让范愚得以置身于奇妙的场景当中,哪怕是以体验历史为主线,也确实给了他亲眼看看不同风光的机会。

从开始读书以来,或者说是从听到这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来,他就对这个世界有着无尽的好奇。

如今《史记》上边小小的游学二字,让范愚找见了个能将求学与亲眼看看大周朝各处风光相结合的机会。

几乎是在注意到这两个字的瞬间,游学便进入到了他的人生计划当中。

哪怕是答应了系统的考中状元,此时在范愚心里的重要性,也远远及不上游学了。

当然,这个比较的念头得牢牢藏起来,他可不想再经历一回系统吱哇乱叫的警告声,实在太吵了些。

虽然还没能够真正读完万卷书,但尊经阁二层在这三年间,也就只剩下了最后两个书架还未读完,书库里已经开放的书目,也被范愚读完了不少,这样一想,原本还想着搁置的行万里路,就被范愚给提上了日程。

想法既然已经产生,他便琢磨起来了可行性。

游学势必是件耗钱耗时的事儿。

已经计划着来年考乡试,若是打算在这一年准备的时间里去游学,估计只够游个江南,就得回去省城赴考。

但对于十四年来都不曾出过洛州府的范愚而言,游学江南,已经足够让他心满意足。

想起来画技课室展示中那幅教人惊艳的《千里江山图》,还没估计游学的花费,他已经有些蠢蠢欲动了。

强自按捺下去这个想法,努力冷静下来,范愚开始盘点自己的积蓄。

一路考中秀才,成为小三元,几轮科举都给他带来了奖励,还是逐次递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