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这个契机!
来了!
眼神变化,苏舟一个回撤急停,身体倾斜,右臂后撤……就是现在!
顿时,黑色双眼中的视野无限缩小,狭小窄塞到只能容下小小的一点,那一点甚至要远小于乒乓球的直径,因为在小球落台的那一刹那,与球台直接碰触的“范围”,也只不过是无比闭塞的那么几毫米而已。
而苏舟眼中锁定的,就是那个无比窄小又无比危险的圆圈一点!
本·诺依曼的半台!球台,尖角,无限逼近最尖端!
站定,收臂,拧身,胶皮撞擦小球……定身侧身位的反向拉大斜线!
不再是被“风险”压迫着只能“左半台”与“右半台”不时调动,“半台内”的某个点已然远远不够,苏舟所求所要的,就是那个最最危险、哪怕相差毫厘便会坠落球台的最最尖角!
我能做到!
可以做到!
必须做到!!
嗖…!
眼神成箭,长弧为路,心生决断,再无迟疑…!手臂手腕球拍融为一体,赛场最忌悬而不发,只听一声尖锐的刺响,胶皮自下而上,在小球的表面疯狂裹挟摩擦!
砰!!
苏舟拧身借力,半身转向!球拍倾斜长飞,胶皮向左向上!
赛场之中,只见身着大红色球衣的中国人回球姿势稍显凌乱……那绝不是一个充分舒展四肢的回球动作,但
这也在苏舟的谋划之中!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双脚扎根定身原地”后,再并不全然舒展的侧身倾斜,这多少能起到迷惑对手的作用……无论是从经验来看还是从回球姿势来看,这都更像是一个侧身位拉大直线的击球,而苏舟的实际球路却是拍指大斜线,即从己方的反手位、侧身正手拉往对方的反手位!
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回击难度,但
妈的!这都拉了活活五六七十板了!才终于勉强给他找到一个可以放开手脚直瞄最危险尖角的契机!这种时候,哪怕这种原地定位的倾斜扭身不是最畅快舒适的击球动作,但“拉下旋球”的难度都在合计三位数的总回板中积累到这种只想骂人的程度了,这时候不拼尽一切增加哪怕只是一丝的赢球几率!那才是被对方给活脱脱地打没了士气!
没机会的时候冷静苟!有机会了哪怕死了也不能抓不住!!
妈的干了!
这就是气势汹汹粥最真实的内心写照。
瞄准且只瞄准、且确实有着能力去只瞄准那直径只有几毫米的击球落点,在无数人看来这与球场自杀无异,但在苏舟的眼中,这才是终于到了合该赌上一切拼死一搏的时候。
以增大成功风险为代价,以回球的姿势迷惑本·诺依曼哪怕短短的零点零几秒。
成功了吗?能成功吗?
……成功了……起码三分之一…!
如果换做是其他的对手,哪怕没有削球的因素在,苏舟的这一击也绝对能起到不小的迷惑作用。
但站在他对面的那名球员是本·诺依曼。
是以削球这种“落伍”的技术,在世界男单排名里牢牢把持前几位的伟大削球手。
要说本·诺依曼凭借且只凭借削球就能做到这一步,确实也太高估了削球又低估了他,经验、球感、技术、反应能力、临场判断……
削球说到底只是一种技术,而操纵使用这门“技术”的,终究是人。
始终面色平静的德国人的确被这个狡猾的中国小子迷惑了那么零点几秒,但因为在削出上一板的那一刹那,他自身就意识到了这一板削球的质量稍稍逊色了那么一点点尽管只是一点点的逊色,但无论是苏舟过往的成绩,还是奥古斯特对这名中国人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