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大脑都宕机了那么零点几秒,但早已形成惯性的身体却已经本能地后撤了一步。
本能地扯开距离,本能地右压身体,本能地在小球恰如其分地飞入自己的击球范围后,本能地把下撤的腰腹与手臂一起收回
砰!!
红胶擦过小球!球面被大面积快速摩擦!瞬间完成了重心自右到左的击球转变!
瞬间,伴随着“嗖”的呼啸!“质量不错”的发球旋转被更加强烈的拉球旋转裹挟同化!反冲飞向了对面的球台!
直到这时,苏舟才在“思维层面”上反应了过来,靠,哈维不是真的被上一个球影响心态了吧?!菲克·霍夫曼还会传染的吗?!
这样的念头一闪而逝,极速变化的赛场容不得分心…!拉球之后苏舟迅速动作归位,脚后跟始终不曾落地,对可能会再度到来的击球尽己所能地做好最大准备!
而哈维·约恩会做出的选择是
在英格兰本土观看比赛的卢卡斯·约恩、在休息室里观看比赛的阿杰尔·彭德拉、在现场隔离板外观看比赛的总教练乔内斯·肯斯坦,他们三人也都知道的哈维·约恩会做出的选择是
既然第一局绝对无法看到“慢热”的中国人“真的进入状态”,那还不如手动加快这个“慢热”的过程,让对面的中国人快点进入所谓的“状态”。
“……第一局对哈维来说没有意义了。”在英格兰家中的卢卡斯·约恩陈述着。
“只想着结束第一局、快进到第二局乃至第三局吧。”在英格兰休息室里的阿杰尔·彭德拉深呼吸着。
而这两人是了解哈维·约恩的。
于是,第一板,场中的英国人选择了滑步拉球回击。
砰!
白色的小球被拍面完全地裹挟容纳,又轻巧地向着来处飞回。
拉球质量很高,但不至于完美,理所当然被中国人回击了过来。
然后,第二板,继续拉球。
继续被中国人回击。
再来,第三板,依旧拉球。
依旧被中国人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