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就舍去了一切的观察试探和磨磨蹭蹭,打出了让无数老球迷目瞪口呆的攻势大战的真实原因。

在两人的快速攻防下,第一局的小比分很快就来到了苏舟6:4哈维。

看比分是苏舟略占优,但作为局中人,老实说苏舟并没有感到自己真的拿下了什么显而易见的优势。

只能说,虽然是打出了一波小攻势,但这波攻势其实正处于一种微妙的默契与平衡下,并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彼此互相。

他在以进攻的方式试探哈维。

哈维也在以进攻的方式琢磨着他。

区别是,他是90%的拉球狂攻配以10%的隐秘观察,而英格兰人却是60%的狂轰滥炸配以40%的你怎么打我都接着总之你来打。

……当第一局过半时,苏舟微妙地切身感受到了那种很玄乎的“奇特的韵律感”,该说是脚下的步伐还是击球的节奏……哈维的身上的确有着一种宛如打节拍一样的节奏感。

说实话,是一种动态的力量美,相当的赏心悦目。

但作为站在哈维·约恩另一端的对手而言,这种宛如怎么拉都拉不断的琴弦的感觉,就多少有些脚踩沼泽般的难受了。

不过,这当然还在接受范围内。

当第一局来到了后半段,小比分进一步变为了9:6仍然是苏舟小幅度领先后,苏舟忽然节奏一转,变为了另一种击球方式。

在第一局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他主要是采用了弧圈结合快攻且灵活调动落点的打法,左左右右左右右右左右,钓台点集中在非常刁钻的左右两角,他不去以“被动方”的姿态试探哈维·约恩的击球方式,而是用自己的击球方式去反向观察哈维·约恩的具体回击球到底是怎样的水平质量与惯性倾向。

换句话说,以往:让我来先静静观察观察这个对手的打球风格擅长技术薄弱点,然后让粥来想想该怎么好好地针对他.jpg

现在:静静观察是没用的,直接正面进攻开打吧,看看这人在粥的进攻下会给出怎样的回击,然后根据对方的“回击水平”再灵活考量接下来该怎么打。

当然,在至今为止的“进攻即试探”里,因为太过追求角度与极限,更重要的是哈维·约恩那似乎无论如何都能追的上球判断球?且进行回击的奇妙韵律感,和苏舟自己的以往数据相比,他在第一局里的丢分,以自己回球险险飞出球台居多。

如果把“击球落台”粗暴地概述为“失误”,可以说苏舟目前所呈现出现的失误率要远胜以往。

但这一点同样也适用于哈维·约恩。

英格兰人的失分同样以回球落台居多,归根结底,这同样是因为苏舟的钓台落点太过频繁且刁钻,以至于变相逼迫对手不得不回球姿势不够难以完善、间接导致回球质量下降、因此才更容易出现失误。

虽说如此……

……截止到小比分9:6的现在,苏舟必须承认的一点是,无论他怎样变换球路、刁钻到了他自己的回球出台率都有所上升的地步在这样的一种实际局面下,虽然出现了哈维·约恩同样频频回球落台的情况,却、竟然却,从未出现过这个男人判断失误或无法追上球的情况。

无论动作或快或慢,就仿佛有着一条无形的线在牵引着一般,可以被粗暴归纳为球感或嗅觉吗?哈维·约恩总是能向着小球飞去的方向移动他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