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变相给了人一种“他似乎很游刃有余”的散漫感。
……这样下去不行,完全没有自己实际上是比分领先者的实感。
还需要再“试试”。
趁着一个捡球的空隙,苏舟迅速地在脑子里复盘了一下至今为止的所有交锋,白色的小球在脑中分割为既彼此重叠又相互独立的缓慢胶卷,而他需要做的就是在快速翻阅后定下新的路径方案。
小比分9:6,在哈维·约恩是首轮发球权拥有者的情况下,接下来的第十六个球,依旧是苏舟的球权。
苏舟拿着球,在球台前站定,已经染上汗意的双眼冷静地巡视着对面的半台球台、球网,以及站在对面的对手。
他将目之所及的一切、乃至那些肉眼不可见的细节也平静又冷静地将一切收入心眼底,他的心中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但看过去的眼神却并没有在任何一个点或面多加停留。
呼……
苏舟闭眼,睁眼,深吸一口气,随即仰头踏脚,高高抛球,在单脚重重踩地的刹那,的胶皮精而快地擦过小球的一面,发了一个落点极其短小的下旋球。
这一球的发球质量极高,白色的小球短促地在苏舟自己的半台近身区碰撞距离弹起,随即贴着球网低低飞过,然后在飞过球网的刹那就开始向下坠去!
很低!很短!很转!下坠的冲力极其凶猛!
啧,tiny这个家伙。
哈维·约恩在心里低骂了一声,却因为这一球过于高的质量与随着精准度而来的“局限性”,唯一能回球的方法便也只是一步踏前后伸长右手,近台挑打根本挑不上去,极大概率会直接落网;台内拉球更是想也别想,施展空间从根本上就是负数;唯一能做却也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只有正手搓球,且因为这一球的下旋力度太过猛烈,即使是世界级的高水准球员,也很难做到在“区区搓球”上精准控制。
而苏舟在以往比赛里的“用脑作风”则初次在本场比赛中展现。
也就是这个号称场上魔术师的钓球手那在钓球效果并不显著后、便不时“利用惯性”的一面。
迄今为止,在第一局即将来到赛末点的这个时候,苏舟的所有发球虽然在旋转上多有变化,却多是以“又长又沉”为出发点。
作为对手,即使明知道这个中国人会的花样多着呢,但在一局下来的板板交锋中,尽管理智上再怎么留有一线,短暂的身体记忆却还是会让人或多或少的形成一种短期惯性。
这不,这个阴险狡诈的中国人可不就忽然变幻数路了,不仅发球又小又短全然下旋,其质量本身更是高到恐怖,哈维·约恩这种等级的球员自然不可能被区区的唐突变化击倒,但唯一被限制至死的“正手搓球”的回击方式还是让这个身高一米八二的球员动作别扭。
人们常都说钓球大师的对手往往是可怜的提线木偶,而这“提线木偶”的一面,可不仅仅是体现在展开攻势后的交锋对峙上。
虽然不过是一个发球,但让对手有且仅有一种回击方式、将大多数的回击路线也生生封死,这种让对手“不得不顺着我的思路走”的做法,何尝不也是一种场面操控呢?
而苏舟等着的就是这个操控!
突如其来的变动固然有着“至今为止没有领先实感”的原因在,但这其中更是有着一层“小比分已到9:6!我要干脆利落的拿下第一局!”的原因在!
这是除了本场比赛的第一个接发球抢攻直接得分后,苏舟打得最为丝滑顺畅的一球。
以突如其来的短促下旋锁死对手的回球方式与回球路线。
在早已滑步到达的位置迎接这意料之中的搓球回接。
对面的英格兰人正维持着大半个身体深入球台的姿势,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