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此案,否则时间拖久了,不管关潮是否真的清白,他都很难挽回名誉了。
唐诗惊呆了。
【不会吧,关潮平时看起来蛮正经的一个人,私底下作风这么……这么荒唐的吗?】
葛经义也不大相信,毕竟同朝为官二十多年,彼此也算是了解,关潮这人最爱银子,并不留恋女色。
但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在没有切实的证据之前,他也不能根据自己的亲属偏好去盲信对方。他们得找出证据,不光是证实关潮的罪行,还是还他一个清白。
“皇上,微臣还发现了一个现象。关尚书的事爆发得突然,他都是被叫去京兆府才知道毛氏状告他的,但京城不少百姓已经知道了。上午微臣去京兆府的时候,京兆府衙门外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都是奔着这桩丑闻来的。”
“除此之外,微臣回到刑部时也听一些差役在议论此事。他们是从大街小巷中听来的,听说街上有不少人在传这事。此事发生至今不过半天时间,发酵得太快了,微臣疑心这里面有猫腻。”
天衡帝眉心紧颦:“既觉疑惑,那就派人去查,是与不是,查查便清楚了。”
“是,微臣遵命。”葛经义连忙应道,眼皮子则悄悄抬起看向埋头不知在想什么的唐诗。
福星姑奶奶啊,你平日里不是挺多话的吗?你这会儿倒是给个提示啊。
第076章
唐诗心里的疑惑其实比葛经义还多。
【瓜瓜, 怎么回事,毛氏状告关尚书很突然,一点征兆都没有。】
瓜瓜:【不知道, 我也没被屏蔽啊。】
那就奇了怪了, 唐诗赶紧往前扒,顺便问瓜瓜:【毛氏今天状告关尚书强迫她, 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
瓜瓜:【前天晚上。】
唐诗赶紧找到前天晚上关潮的行踪:【他前天晚上还真喝了酒,很晚才回去,在东侧院的假山旁遇到了哭哭啼啼的毛氏。毛氏哭诉关兴腾又在外面花天酒地,还没回府云云,关尚书安慰了她两句并表示会派人去找关兴腾,然后就回了书房。】
【时间、地点、人物都对得上。幽暗的假山旁,半遮半掩, 毛氏又低声啜泣,这很容易让人误会啊, 真真假假掺和到一块儿, 难怪关尚书解释不清楚呢。】
知道关潮未行不轨之事, 葛经义松了口气。
他可不希望老友晚节不保。只是关潮的清白光他和皇上知道还不够, 正所谓三人成虎,流言蜚语也是能杀死人的,如今京中的流言已经很难听了,持续发酵下去还不知会传成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