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看了一眼时间:“皇上现在都还没用膳吗?”

东来笑道:“回娘娘,今日不用早朝,昨晚事情比较多,皇上忙到很晚便在御书房歇下了,今日也起得比较晚,请娘娘一道过去用膳。”

唐诗赶紧起来换好衣服,戴好面具,跟着东来去了膳厅。

天衡帝果然在这等着她了。

当皇帝的就是脸皮厚城府深,昨晚还撩她,今儿见到就跟没事人一样,特别正经:“朕一个人用膳没什么胃口,小俞你陪朕一起用膳吧。”

唐诗看到满桌子的丰盛早餐,很痛快地答应了,过去二十年的经验告诉她,跟什么过去都别跟自己的肚子过不去,有白食不吃是傻子,而且吃饭就不用想着怎么应付皇帝了。

皇帝看着她坐下来就埋头吃饭,除了谢恩,一个字都没多说,也从头到尾都没敢看她一眼,就知道她又缩回乌龟壳里了。

这只乌龟真是胆小,但凡有丁点风吹草动就缩了起来。

罢了,慢慢来,别操之过急。

他也拿起筷子吃饭。

一顿饭吃完,两人都没有多说话。

饭后,天衡帝对唐诗说:“陪朕走走,消消食。”

散步嘛,这个好,养生,唐诗欣然同意。

五月天,气温比较高,宫里的树木也繁茂了起来,可惜就是不多,太极殿和承乾宫更是一棵树都没有。现在出来走走还行,再过一两个月,这个时间出来闲逛就太晒了。

两人就在承乾宫里走了几圈,眼看唐诗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天衡帝喊了停:“回御书房吧。”

回去照旧是批奏折,当皇帝似乎总有批不完的奏折,见不完的大臣。

这不,天衡帝一本奏折还没批完,广全就来报:“皇上,刑部葛尚书求见。”

天衡帝放下奏折,揉了揉眉心:“让他进来。”

唐诗的注意力也从手上的奏折中转移,悄悄对瓜瓜说:【我感觉葛大人走到哪儿,案子就跟到哪儿,别是又有什么案子吧。】

葛经义进来就听到这句话,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哪是案子跟着他跑啊,分明是他根据福星姑奶奶和瓜瓜的话追着案子跑。

不过他很快就没心情想这些了。

行完礼后,葛经义神色凝重地说:“皇上,今日京兆府传唤了关潮关尚书。他的侄媳妇毛氏到京兆府告状,堂上,毛氏哭得梨花带雨,说是关尚书趁着她丈夫不在家,强迫她行苟且之事,她不甘受辱,几度想要寻死,又不甘心贼子奸人逃脱,故而豁出颜面到京兆府告状,求官府给她一个公道。”

这事要是落实了,关潮就废了,革除官职不说,还得坐牢。

天衡帝表情也冷了下来,问道:“京兆府的审判结果是怎么样的?”

葛经义如实道:“回皇上,那毛氏说得有模有样的,又哭得惨,围观百姓都觉得她一个弱女子没必要自毁名声来构陷关尚书……”

“证据呢?柴亮总不能凭毛氏一张嘴就判定关潮有罪吧?”天衡帝不耐烦地打断了他。

葛经义说:“关府一名看院子的家丁出来作证,证实有一次关尚书喝醉之后确实曾对毛氏有不轨的举动,此外关尚书的侄子关兴腾也作证说关尚书一直觊觎毛氏的美色,有次喝多了还曾说以毛氏之姿配关兴腾委屈了。”

“除了人证,毛氏还拿出一副画,是她的半裸画像,上面留有关尚书的印章和题字,字迹经辨认是关尚书的。”

“柴大人觉得此案颇为棘手,因此差人寻刑部的帮忙。微臣已经派了刑部的官员前往关大人家搜集线索,调查关兴腾和毛氏,微臣则先进宫向皇上禀告此事。”

当然最要紧的是葛经义指望从唐诗这儿抄答案,以尽快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