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她不识字,我就替她念荆哥的小说,她竟然听得很入神。后来她还问我,‘一双草木’和‘炙鱼’是否是同一人,说虽然一人写长篇,一人写短篇,可都很有味道。”

“炙鱼”是荆榕的新笔名,随意在冰城的报刊里投短篇故事及散文,有时候会随机换成其他的笔名,这要取决于卫衣雪、626及小秦兄弟点什么菜:其他几个笔名分别叫“吊炉”、“好饼”和“新酒”。

他写短篇和写长篇风格差距很大,短篇更冷,更锋利,不针砭时事,只记述他眼里漂亮的灵魂。是敌是友,也不在意。

卫衣雪一样每篇都看过,每一篇都喜欢。这个时代中,各人都有各人的良药,有时候,切中人心的文字,也可以救人于水火。

荣华的大老板娘无疑被这些故事中人打动了,她最爱看“炙鱼”的一篇中短篇,发生在冰城里,一位年轻军官和一个黑|道卖布姑娘的故事,冰天雪地,混乱的雪与热气中,一场惊心动魄,而后无疾而终的相遇。她总是请秦逸帮忙念这一篇,并靠这一篇,又认识了许多字。

这样的到访,持续了三年时间――三年后,荣华死于内斗;更年轻的本家人想要夺权,引发一场死斗,死的死逃的逃,而那些有故事的男人和女人,也消失在这段时期的传说中。

而这三年里,卫衣雪一行三人的身份行踪,总有人暗中相助,不许追查;与境外的来往,也全部被消除干净;这些正是老板娘送给他们的人情,也是荆榕与卫衣雪在冰城整个七年里,一段可以称奇的侠缘。

??[207]致命长官

第四年时,荆榕和卫衣雪终于去拍了照片,当做结婚照。

本来这件事在琴岛时就被提起,但之后一直未能成行,主要是两人都没找着一个合适的时机,要是没什么特殊的事情,没事过去拍个照,像是有些奇怪。

况且,两人每天都见,渐渐也就忘记了。

第四年想起这件事是因为琴岛回来了。政府几番运作,背后无数人运作准备,终于将一纸协议拖到了明面上,加上合众国及其他国家紧盯着的压力,藤原人同意在英帝国归还海西港口之后,一并归还琴岛。

这件事,荆榕知道得早于归还之前,因为藤原人只肯明面上归还土地,却并不肯交还在琴所攫取的利益,港口、海关、煤矿、铁路乃至学校的归属权,都要经过极其复杂的斡旋和抢夺。

荆榕人已不在琴岛,但他的影响力和面子,仍然藏在琴岛更深的地方。有许多藤原和本地商人,仍然只认他的名号,荆榕为此回了一趟琴岛,和其他人共同商讨细节。

他离琴之前选定的爱国商人李蕙,和其他华商一起运作得很好,如今盼到琴岛回来,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荆榕离开前的三年,离开后的四年,这段时间里,琴岛本地的东国生意几乎被压垮,工业、人力、港口,每一处都遭侵占,他们将基业守了下来,或许也是为了这一刻:为本来留在这里谋生的人们,守下这一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