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榕回来时,琴岛的消息已经登报,全国人民欢呼雀跃。火车还未到站,便已见到站台上挂出横幅,庆贺海西三地的归来。

卫衣雪来了车站接他。

荆榕一到站,看见卫衣雪穿一身浅咖色西服,开口便是:“哟,领导今天穿这么漂亮。”

卫衣雪说:“小秦兄弟说等你回来好好庆祝,他晚上定了团圆宴。”

荆榕问:“哪家?”

“神仙楼。”卫衣雪说,“他老惦记那厨子做的锅爆肉,还有黄鱼年糕。道台府的官厨学徒,新来后你还没吃过,我们带你去吃。”

荆榕说:“好,有格瓦斯没有?”

“等你去买,秋林洋行就在不远处。”卫衣雪眉目含笑,“都给你准备好了。”

荆榕爱喝加许多冰块的淡咖啡,还喜欢洋行卖的面包汁,新打的清淡而酸甜,有气泡,还另外带一种蜂蜜似的花香。他有时候写稿,饭是不吃的,洋行买来的格瓦斯是要喝的,除此以外就是自己捣鼓冰咖啡。

冰城什么都不缺,更不缺冰,卫衣雪他们偶尔也跟着荆榕喝几口,喝的就是那样刺激的苦味,和凉到牙根的寒气。

离了车站,卫衣雪手伸过来,往他手中放了一个小纸袋,里面打开,是两三块芋头糕,甜香。

卫衣雪最近爱吃芋头糕,克亚西科夫教堂前边小摊买的那种,两三块配冰淇淋咖啡,就是他大半日的早饭。他喜欢的东西,也会等荆榕回来的时候,给他尝一尝。荆榕是个顶级的吃饭搭子,哪怕不那么喜欢的食物,也能品出它本身的好处。

荆榕拿出一个,咬了一口:“好吃。”

卫衣雪笑得有点得意:“好吃吧。”

两人走进停自行车的巷子,荆榕略微顿了顿,牵住卫衣雪的手。周围没有人,卫衣雪给他牵着,过了一会儿,又靠过来,在他怀里贴了贴,随后两人才分开。

全国人民庆祝的大喜事,路边有人免费送冰糕,大部分饭馆还挂上了半价的招牌。

他们的钟表行仍旧半死不活,不过拐进去前的路边,最近来了一个寒地人开的照相馆,生意十分兴隆。回家路上,两人就已经看到了:不论男女老少,大家都穿上了最周正的衣服,喜气洋洋在门前排队,等着一起照相留念。

就那一刹那,两个人都心念电转,微微一动。

两个人眼神一撞,彼此就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荆榕看着外边的人流说:“卫老师跟我换件衣服,我们去拍个合照吧。”

“卫老师”这个称呼,荆榕现在已经很少用,大多数时间是跟着秦逸一起喊领导,以示对卫衣雪的尊敬和良好的上班态度――和干活之外绝不插手的懒人风范。

卫衣雪手上仍戴着荆榕送给他的云南铁杉木,昆仑玉,缀在手腕间,古朴明丽,倒是荆榕不怎么戴出那枚翡翠了――现在身份不同,讲究一个财不露富,不过他找卫衣雪另外要了信物:不是一个,而是许多。

卫衣雪平均每周都要花一笔钱在荆榕身上,价钱无所谓,但要买。衣裳、怀表、台灯、眼镜,凡是他挑的,荆榕就随身使用。久而久之,竟然没什么不是卫衣雪准备的了。

他们当初离开琴岛时,几乎什么都没带,但二人一起做的西装,卫衣雪带了过来,这么多年来没有穿过。

卫衣雪穿上了那件西装,荆榕则选了一件暗蓝色的西服――是冰城出版行请他赴宴时,他和秦逸一起去洋行新做的。制式很特殊,肩线和打样做得很潇洒不羁,荆榕就一直爱穿这件。

两人选好了衣服,就平静地一起去排队了。在这个大喜的日子,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每个人身上都带着高兴劲儿,他们俩站在一起,都觉得这个时机实在是格外的合适。

排了没多大一会儿,就轮到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