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后,并未立刻作出回馈,只说还要回京中再看看局势。总而言之,琴岛这边先准备着,如有必要,荆榕会相帮。

离开琴岛之前,柏岚在府中设下宴席,带来了他在京中结识的人脉。其中有一部分本来不是柏岚的人脉,但攀关系远道而来,其中有不少直隶和奉天来的高级官员。

这一场宴会,对柏岚有着极为特殊的政治意义――一方面是让人看到他在琴岛的声望和关系,另一方,也是让琴岛的人们看见他在京和周边地区的地位。

人们要钱要权,或是要家要国,都是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做打算。更多人则在观察打量,还没有决定是否要投入更大的漩涡。

荆榕作为柏岚的侄子,如今琴岛明面上的话事人,自然人人都要给以好的脸色,也第一个收到了请帖。

柏岚将请帖发往各处,也留了一些让荆榕代发。

荆榕想了想,将自己商会的弟兄们全部拉了过来,最后留了一张,送给卫衣雪。

他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骑着自行车,溜达去卫衣雪的小院前。

他往上喊了几声:“卫老师,在吗?

无人应答,随后是对面的巷子里钻出几个小童,嫩生嫩气地告诉他:“卫先生去买冰棍了!”

荆榕一回头,看见巷子里站着一排直溜的少年,身穿蓝天水色一般的练功绸服,看一眼就让人觉得心明眼亮。

他们身后不见大人,或许是在休息时间。里面有个小姑娘他还认得,是此前在印馆,一起习字的小女孩。

荆榕向他们打了招呼:“知道了,多谢。还认得我吗?”

一排孩子都有点不好意思:“认得。”

实在是很难没人不记得这样的人,长相英俊,待人也温柔,印馆惊鸿一瞥,和卫衣雪两人待在一起,好像一明一暗风格特异的两张画报。

荆榕说:“他去哪儿买冰棍?我也去,帮他省点钱。”

孩子们显然知道上课时间不能乱跑,大家都有些好奇,又有些矜持地,指了指他身后那条路:“就在街尾,有人卖甜冰砖,还有赤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