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1 / 2)

苏娘子忍俊不禁,边笑边从袖中拿出一方小匣。匣内躺着一枚羊脂玉簪,雕刻平常,但料子极好。

“这是我年轻时老头子家里送的,这么多年光收着,没有戴过。昨晚上才想起来。”

“我瞧着很衬你。”

苏娘子将玉簪簪入新妇的发髻里,“今晚上你和小金都剪一束头发,记得用红缨结在一起。明日给我,我给你们埋到树下。”

“这是要做什么?”新妇问。

“结发同心,再埋到老树下,祈愿今生白首,恩爱不疑。这是我家的旧俗,我与老头子就是这样结发的。”

日薄近昏,夕阳撒进屋内。

新妇是今日的主角,便也被霞光偏爱。橙红的光晕落在她身上,好看极了。

看她努力认真地把师母所说记进心里的模样,姜佩兮觉得好笑又可爱。

每个新妇,都这么可爱吗?

屋外的人声逐渐喧嚣。

吉时已到,新妇该出门了。

姜佩兮一直陪在新妇身边,提示她在哪一步该做什么,又宽慰她不要紧张。

相较于世家冗长繁琐的种种流程,这对新人的婚礼显得很简洁。在献出陪伴与祝福的同时,姜佩兮又不由在心中比较两场婚礼的区别。

她和周朔的婚仪隆重盛大,庄严肃穆,是非常典型的世家联姻。整场婚宴没有丝毫的吵嚷与起哄,也没有半句戏谑与打趣,更没有这些出自内心的诚挚笑容。

“姜姐姐。”

听到呼唤的姜佩兮回过神,她看向端坐在婚床上的新妇,“怎么了?饿了,还是渴了?我帮你拿。”

“不饿也不渴。”

遮羞的团扇还被她握在手里,转来转去,“就是、就是……”

“就是什么?”

“姜姐姐成婚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呀,你当时也紧张吗?”

她成婚的时候……

真是好久之前了。

“多少是有些的。”姜佩兮试着找寻当初的心情。

“姐姐在为什么紧张?”

“不知道能不能适应他们家,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家。不知道他性子怎么样,讨不讨人厌。”

“你们原先不认识吗?”

“不认识。”

“不认识。也可以相处得这么好吗?”

姜佩兮笑了笑,“原来不好,后来才好。”

“怎么好转的?”新妇歪头看她,目露好奇。

真正好转的节点,姜佩兮已经记不清,她玩笑似地讲述周朔的好性,“他从不跟我吵架,也不顶嘴。我说什么就是什么。有时我故意挑刺,他认错也很快。”

玩笑着玩笑着,她面上笑意淡去,神情也逐步平静。

无知觉地,她认真评价起这个人,“他很包容。不仅对我,对别人也很宽容。他不苛责别人,总是体谅他人有难处,却常为难自己。他是很好的人。”

“哪怕……”

姜佩兮忽而有些恍惚,不知从何而来的情绪让她笃定,“哪怕没有这场姻缘,如果我有困难,也可以向他寻求帮助。他一定会帮我。”

两个人生出一段情,贯穿感情始终的是反复试探。试探对方的心意,试探自己的地位。

明确自己正爱着一个人,可以算作容易。那么在无法探知他人心里的基础上,又该如何明确对方正深爱着自己呢?

婚房里灯烛灼灼,夜色渐渐深了。

“姜娘子。”外头有人喊。

“怎么了?”

“姜娘子快出来,周相公喝醉了。正找你呢。”

周朔喝醉了?

他居然还会喝醉?

不对。他是很懂分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