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1 / 1)

直奔马厩,静恩拉了匹马就翻身上去。

她身上还有因游学而通行四方的令牌。

偌大的天地里,任何关隘要塞,她都能过。

宛城不是她的家。

她的家在哪儿?

在丰安山。

她在外面走了好久的路,有些累了。贸然选择的停息地,却不属于她。

但丰安山寂静的佛堂,山鞍的天池,还有汪洋的农田,一定可以供给她栖息。

静恩于第五日的深夜,抵达载满童年的故土。

却徘徊着不敢上去。

佛堂还在吗,天池还清吗,农田还绿吗。

一桩桩一件件,一时间难以接受的想象,压在静恩的心头。

一步三磨的迟疑中,静恩终于看到远处的佛堂。

佛堂里点着灯。

她轻手推开房门。

老旧木门的枝桠声,在寂静的黑夜里分外明晰。

正在念经的佛教徒,因这道吵杂颇为不满:“说了不要来打扰我。”

“老夫人。”

她没再念经。

静恩也不敢大声呼吸。

她的缁衣更旧了,她脸上的褶更多了。

静恩一步步挪着往前,有些迟疑,不知道自己是否该打碎这片寂静。

“静恩……”

老太太手里的佛珠掉落地面,“我以为,你不会回来了。”

这句出来后,静恩就知道她能扑过去了。

佛堂在,但更旧了。

农田在,但老农更瘸了。

天池倒是一如记忆中那般干净明澈。

这次抵达丰安山的静恩,得到了进入老太太储藏经文屋室的待遇。

她在里面翻书,寻找幼年听到的有关鬼怪或轮回的俗讲。

至于说宛城有人来找她?

不见。

在每日都要被问上两遍的繁琐中,静恩放出话,

谁来都不见。

自此清净。

这是她第一次看佛教典籍。

此岸与彼岸。

空即假。

静恩不认可这种思想理念,世上没有彼岸,眼下即为真。她想起在阳翟读到的道门经典,万物一府,死生同状①。

又想起在江陵翻到的随笔,那句被标出的句子,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②。

还是老庄之道,让她更信服。

藏典屋书架上的书籍还好,至于堆砌在角落的书则积着很厚的灰。

用手抚过,能白爪子变黑爪子。然后在原地,留下一个手印。

裸露在灰尘里的书,因长期待在阴暗角落,都霉了。没法再看。

而腐坏的书本下端,是个大檀木箱。

没锁。

静恩打开箱子,堵塞已久的箱内气息涌入房间。

她闻到浓郁的檀木味,还有纸页间经久不散的珍贵墨香。

箱子里塞满了簿册,还有几桶卷装的画。

静恩先拿出画,将它们逐一打开。